从0开始:试驾的资源匹配
什么是试驾
试驾能够让乘客在车主的陪同下驾驶车辆,与车主交谈,了解这款车的性能。
它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不同于滴滴体系中传统的司乘关系,仅仅在司机和乘客之间做即时或预约的匹配。试驾增加了车的角色,让车成为整个业务的核心,车主和乘客基于某款车建立了较强的联系。
需求收集
通过市场调研和用户调研,跟踪新车销售流程,我们很清楚地看到厂商、经销商和用户的需求之间,存在很大的缝隙。
这些汽车营销过程中的现实问题,指明了滴滴试驾基于商业和用户双方的需求点,例如寻找更多车源、发挥调度力、减低用户试驾成本、激发用户压抑需求等。
产品定位
现阶段,滴滴试驾定位于创造以体验为核心的营销方案,整合平台车源、调动车主能力、降低成本,向用户提供高效高质的试驾服务,提高试驾对消费决策的影响力,打造一个“移动4S店”。
逐渐地,以出行为入口,覆盖用户练车、买车、用车、车后、卖车全流程。
未来,综合线上数据、线下行为,提供全面的用户反馈和场景化精准营销方案,为厂商打造产品迭代和推广销售的闭环服务。
从0到1:滴滴试驾产品定义
用户定性研究
我们对使用滴滴出行的部分乘客进行了用户调研,明确了我们的目标用户。然后对用户进行定性研究,分析他们的行为、态度、动力等,以便于创建人物角色,研究用户的真实使用场景,以用户为中心创建合理的流程和功能。
以乘客端用户为例:
使用场景
根据上述研究,我们创建了一个用户模板以及使用场景,这里简要说明一下他在进行驾驶前的使用场景。
用户之前通过朋友和网络,已经大概了解了几款车的价格和性能等,想要试驾一下,更真实地体验并对比这几款车。由于工作繁忙,只能午休或下班时间,在公司或家附近进行试驾。于是,在工作空闲时间通过滴滴试驾预约了一款车,约在了公司楼下,并与车主联系确定了出发的具体时间地点,然后等待试驾。
基本流程
在与产品经理共同分析了车主和乘客的典型使用场景后,我们拆解出主要功能,并参考前期的调研数据,构成了一套试驾业务流程,分为乘客端、车主端和个人中心。
乘客端
车主端
确定了主流程之后,再根据产品需求,以页面为单位,对各个流程节点进行细化,产出以页面为单位的功能流程图,并查看各个功能的层级,同时也便于与产品之间的讨论。
核心功能
明确了功能流程后,我们对整个流程的节点进行细致的剖析,使用了很多方法,比如用户体验地图,找到了试驾服务的几个核心触点,例如选车、叫车、等待接驾。
在接下来的设计中,我们对这些触点做了更加细致的分析,在符合商业目标的基础上,以用户为中心,设计合理的操作步骤,信息架构,以及页面布局等。
产出相应的设计方案,画出原型图表达清楚产品的思路,在快速确认需求后,确保产品与设计的沟通一致。
怎样的1:滴滴试驾产品设计
原型图表达产品思路,便于沟通
我们与产品确认了需求后,同视觉设计师一起协同工作,以原型图的形式产出了关键的功能性页面,确定基本功能点。原型图用来进行详细设计和开发的评审,同时细化功能,每天迭代更新。
以乘客端选车功能为例,用户选车在多种使用场景下出现,有不同深度的层级:
根据核心功能,我们在乘客端首页给予选车最高优先级,把用户需求拆解并归纳,划分为搜索、品牌直达、附近车型、专题介绍几个功能。每一个入口都是对用户所选车型不同粒度的展现,并且可以快速发单。
高保真原型走查全流程,查缺补漏
将所有的功能点拼接起来,绘制高保真原型。在此阶段的产出,着重于各个功能点是否可以走通,有没有功能的遗漏,操作逻辑是否合理,操作反馈等,并且在原型完成后召集了设计师们进行测评。
迭代优化
试驾业务的发单组件不同于通用业务,需要在选定车型的基础上,选择出发地点和出发时间。
有意思的是,站在试驾乘客的角度上,我们发现选择自动/手动车型的必要性;站在试驾车主的角度上,我们明白了出发时间可变通的理解难度,所以着重在这两点上进行了优化。另外,由于试驾业务的特殊性,提醒用户携带驾照也是一个重要的需求。
设计差异化和一致性
设计过程中,要让用户体验做到最优,保持我们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使用感受;同时又要和滴滴出行平台的设计风格保持一致。
以首页为例,前文已经说明了从产品角度的规划,设计师们按照需求的优先级,定义了首页的信息架构和排版。除此之外,我们还在一些细节上进行了求同存异的设计,以突出试驾本身的需求,例如评价的多维度设计,司机卡片的信息结构,以及运营消息区的操作和新手引导。
从1到几?:总结
参与完整个滴滴试驾的产品设计,最大的感受除了产品本身的打磨和探索以外,更多的是对于自身职责的定位,与各个角色的合作,以及更大的预期。
在产品设计的前半段,交互设计师就是半个产品经理,参与产品需求的讨论,研究竞品,提炼功能。
在确定了需求和相关流程之后,接下来的设计阶段,设计师加入了理性的用户体验分析,并站在公共规范的立场上,去审视一些新的功能。
在设计的后期,是参与人员最多的阶段,从产品经理到设计师,再到开发,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吸收不同人员的看法,并站在自己专业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合作的最优结果。
到了开发阶段,由于需求的不断优化和开发中遇到的一些困难,设计师需要评估不同的方案,选取最适合当前排期和目标的解决办法,并协调相关人员,跟进各个开发环节,确保产品能够高质量的上线。
最后,对于产品和自己的预期,我希望是没有边界的,设计是为了解决问题,更多的专业积累和更高效的工作方式,会在试驾接下来的道路上带来更好的产品体验。
编译作者:肇事司机
微信:gentlechenzh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