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目的地是呼和浩特。从郑州出发,经山西,进入内蒙古。
一路高速。
高速公路两边映入眼帘的是很多红色、黄色、绿色的叶子,越往北,红色和黄色的叶子越多,绿色的叶子越少。斑斓的色彩让秋天明艳热烈,逐渐发黄的绿色似乎仍带着夏天的余韵并未走远。
一直向北,植被的种类和变化,把抽象的纬度概念具像化了,我好像能真实地感知到纬度,忘了他原本就是有温度和底线的,他的底线也不是随意就能改变的。
再往北,密集着大片大片的田地直到天际,大片大片成熟的焦灼,垂着头的向日葵,待收获的玉米,成袋成袋的马铃薯,立在田间地头。一眼望去,空旷里弥漫着收获的味道,全是丰收的喜悦。
一路的景色,都这样类似,却也不觉得单调。开阔是我们没有看过的开阔,成熟的饱满是我们没感受过的一望无际,枯黄的颓败,可以想见夏季成长的盎然,现在的荒凉只让人心安,这种心潮涌动的体验怎么会单调呢?
时不时进入隧道。隧道里面灯火辉煌,亮如白昼,隧道两边和地上的反光材料,让隧道内的光亮增加了不止一个度。开车行走在隧道内,绿色、红色和橙色的灯优柔闪烁,像梦幻的世界一般,充满了科技、游戏的气息,极不真实,感觉是穿梭在茫茫的时空隧道内,没有尽头。
出了隧道,夕阳渐渐隐入远处的天边,整个天空暗了下来,高速公路两边的树木也影绰起来。不知何时,入目的树木不再是挺拔,高耸入云的白杨树,成了姿态温婉的胡杨树。和林格尔,出了山西,进了内蒙,连地名都蒙了起来。
暗夜中行走,远处不时掠过星星点点的灯光,离城市越来越近了。
远远看到这个被夜幕笼罩着的城市,灯光璀璨。一幢幢高楼的窗子里透出的温暖的灯光汇入灯的海洋。每扇窗后的灯光,就是这家的烟火气,灯火可亲,古人早已把家的温馨感觉描绘得如此动人,忙忙碌碌一天可不就是为了回到为你守侯的灯火下,与亲相悦。
每到一个城市,遇到的人都很热情,很善良。你随口问一个你自己都没有期待答案的问题,他们就比你还要着急地详尽回答你,换了千百种想要你明白的回答,只希望你能体会到他们认为最美好的感受。以至于弄得自己很不好意思,后悔问了这个问题。这是善良的人的共性,他们是善良的,当然我也是善良的。
我们自己交流时用的是方言,和他们交流时就用普通话,他们也同样快速切换,什么方言蒙语,根本就是无障碍交流。融合度这么高,又这么融洽的氛围也只有中国才有吧!很感谢秦始皇统一文字;也很感谢推广普通话运动,这些无形的东西,让我们都成了受益者,也让我们很快乐。
真的,很多东西是无形的,他无处不在。
在郑州有,在大同有,在呼和浩特也有。不论我们走到哪里,他带着深深的烙印,影响着我们。让我们不管走到哪个城市,心里会不由自主地涌起一种叫怀古的情绪,这种情绪,让我们的祖先都鲜活的动了起来,演绎着在这片土地上的历史,牵动着你的心情,替古人喜,替古人忧。
城市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景致也是,我们的生活方式,思想同样如此,可是怀古的情绪没有变化,感情也没有变化,深深刻在DNA中。昭君在黑河休憩的时候,看着云朵,看着故乡的方向,在经过了将近两千年,后人活成了他们想都不敢想的样子。不经意地追寻足迹,追寻过往,在凭吊感慨中期待他们知道,他们一直被记得。
是不是每一个人的潜意识深处都有这种DNA的渗透?里面有热切,有崇拜,有愤怒,有冲动,有悲伤,又有矛盾和迷茫,各种情感的交织,让你的思想得到空前的释放,也得到了空前松弛的感觉,这就是我一路追寻的快乐吗?
一直在想,这一路的快乐是什么样的快乐,是忙里偷闲的快乐,是欲望满足的快乐,还是疲惫后放松的快乐,似乎都有。在庸常的日子里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这种快乐,像是自己生产的产品,从稍纵即逝的灵感开始,构思,酝酿,然后行动。
放假前就开始,确定到哪里,做攻略,查资料,从家里走出来的那一刻开始,我的快乐就在路上了。像看一本书,一路一直在翻页,翻到最后一页,这本书看完了,合上书,你的思绪还萦绕着这本书。正如你回到了家,经过的那些城市仍逗留在你心里,你脑海里。快乐和满足,对单调日常的厌倦,也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了。
时光不语,静静地流淌,岁月在路上灿烂地绽放着一代又一代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