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查背景
位于安徽省中部、淮河南岸的寿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曾经4次为都,10次为郡,留下了大量文物古迹,也因此有了“地下博物馆”之称。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见证了寿县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为寿县的旅游业发展提供巨大潜力。
但是近年以来,寿县的旅游发展不容乐观。停留在闻名已久,但前来游客少、旅游设施不完备的尴尬局面。此次我们社会调研就是从寿县旅游开发保护出发来探究古城的可持续发展。
二、古城现状与特色分析
寿县古城历史悠久,较为完整地保存着至宋代以来的历史面貌,为全国七大古城墙中唯一保存较完好的一座宋代城墙,是安徽省最早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三个城市。城有东、西、南、北四门、东为“宾阳”、南为“通淝”、西为“定湖”、北为“靖淮”。城内有报恩寺、清真寺、孔庙等多个历史文化景点,同时保存大量古代民居建筑。
寿县古城的完整性对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变迁、城市建筑、人类居住形式和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这座坚实完整的砖石城池,数百年来在军事防御和防洪挡险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城内街道、民居等还保留原有的明形制,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除了丰富完整的历史遗迹,寿县还有在安徽仅次于安徽省博物馆的寿县博物馆,是国家重点博物馆。馆内分楚都遗珍、晚蔡履迹、楚墓撷宝、汉魏流韵、璀璨文物、淝水之战、翰墨流芳、彩瓷缤纷、古窑之光、宗教艺术,全面地展示了寿县古城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从地理上看,寿县靠淮河南岸,依八公山,地理位置优越,周围景点众多,有成为旅游带的潜力。“大救驾”、寿县咸水鹅也是较为知名的当地小吃。
综合来看,寿县古城特色由众多要素组成,包括城墙、民居、寺庙、古树、遗址、风味小吃和文物等,城墙、古树。遗址构成了寿县极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背景,经历悠久历史风雨的打磨更显古韵古色。风味小吃、民居则形成寿县的人文旅游资源。目前寿县的历史文化背景已经足够,但严重缺少知名的人文旅游资源,亟需通过研究历史、加强宣传来开拓这一方面。
三、古城保护面临的问题
(1)人口密度过大,加剧古城压力,现今寿县古城3.65平方公里的老城区内居住了近10万人口。居民的生活行为不免会对古城造成破坏,不同于旅游流动人口的破坏,常住民的破坏是长期的、持续性的,这给保护工作造成很大压力。
(2)文物保护资金匮乏,寿县作为全国文物大县、同样也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水平远远不能支撑古城的修复维持。我们了解到,按最低标准算,寿县年需文物日常管护资金3000万元,除去县、省级及以上文化保护单位有专项资金投入外,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几乎是全依赖县级财政。但寿县也是国家级贫困县,当地政府财政资金是无力支撑的,很多文物正在濒临消失。
(3)旅游相关硬件设施开发难度大,在调研过程中我们看到,由于寿县依然维持着古时候的格局,街巷众多,很多景点位于巷道之中,道路狭窄,交通极为不便。巷道间多为民居,扩建难度大,很容易就破坏到古城整体格局。
四、古城旅游开发构想
由于古城里依然维持着古时“三街六巷七十二拐”的格局,有四条大街,其余都是一些较窄的街巷。古城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用道路为骨架构成基本平面形态;再从形态、活动、信仰、观念四个层次构成丰富空间特色形态。从而保持寿县古城结构的完整性和视觉上的统一感。
现在古城正在进行旧城区改造,把一些非县级保护单位民居拆除,一部分县级保护住宅在保留外貌的同时,内部设施要现代化,鼓励居民继续居住,以维持古城的生气。依托“三街六巷七十二拐”的格局来进行道路扩建,更为合理地进行古城规划,使公交车、私家车更为方便地到达景点,对于古城旅游发展会是很好的促进。
同时人口外迁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将降低古城人口密度,有利于缓解文物保护压力。但不能过多、过急地外迁古城内的居民。这样做是否违背居民的意愿,同时也将影响古城内的生活气息,违反生活真实性原则。
我们通过三天调研认为,降低古城居住人口密度,合理古城布局,对于其可持续发展是非常有利的。这样能够在未来更好地发展当地旅游,旅游业发展资金流入,那么古城的维护缺少资金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五、总结
我们考虑到寿县古城内历史建筑、传统民居的维修、改建任务繁重,如古城内优秀民居的维护、保养以及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就需要极大的努力和认真细致的工作。因此要健全古城保护、管理、审批的专门机构,对居民改造居住环境条件的行为要积极引导,使之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同时建设一支对传统民居维修、改建技术熟悉的施工队伍,为全城的民居的维护,改建提供优质服务。这一部分人才可以通过像高校考古、历史专业招募志愿者实现,日常维护可以面向全社会招募志愿者,在底层公务员招聘上,可以申请多招募懂得古城建设,有相关经验的人员。
我们对寿县古城发展现状有了深刻的了解,同时提出自己的可持续化发展构想,由一到面,对国内古城保护开发也有了一定的认知。这次调研活动提高了我们的综合思考能力、团队协作力,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