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总结如下:
搭建“与人为善的城堡”
孤独是与生俱来的宿命,而孤立是切断自己和他人羁绊的自发行为。前者可能终身无法解决,但后者完全可以避免。“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认可这句话。所以,去找那些最优秀的大脑,主动和其中气质相投,相看两不厌的互联,去连接情感,去积累信任。
每次晨读课后小打卡上的语音反馈,我都会当成这样一次大脑互联,尽量保证自己说的每个字都有迹可寻,至少,要找到权威的源头;尽力让自己的表达清晰易懂;如反馈中需自己语音,至少先过自己这关。以上,都是为让自己可信。
还有,反馈时要先说出对方的名字,名字是抵达对方内心的钥匙,如果没有这把钥匙,过不了人心那道墙。
成为人与人连接的“桥”
“把任意两个人连接起来,一定会有新的火花”,坚信这句话,也时刻在学习中提醒自己可以成为网络的一个核心。比如,在晨读群里推荐台大外文系教授史嘉琳老师的《大师开讲》、北大王式仁老师的《英语标准发音教程》、牛津大学的《牛津英美文化词典》,希望将来有更多的机会播种这样的际遇种子,让更多的桥建在萍水之上。
Delaying gratification and take the time.
如果学习过程有爽点的话,"懂" 的那一刻应该很爽:你为了解决某个具体问题,对一大堆信息梳理、分析、推理,最后将琐碎的信息转化成为了你的知识。你很满足,你觉得懂了。但,这远远不够。
语音学习是技能学习,技能学习不能仅仅听的爽,你要不断的去练,而练习是一个持续,缓慢,渐进,甚至充满无尽挫败感的过程。很多人(比如我)受不了这个挫败感,所以只是光说不练,更不要谈熟练。你要不断的练,take the time and push yourself to the limits,练到你的潜意识里,练到古典老师所说的“无知有能”里。
在练的过程中,每当得到小伙伴们的反馈,我都特别开心。在此一一谢过,希望以后能得到大家一如既往地帮助。
更重要的是学习别人的方法和如何解决问题的思路。
我们看书,是在学习别人解决问题的方法。书,你不会只看一本;学习方法,你也不应只学一种,要博众家之长。比如,在上传自己的晨读作业——跟读模仿时,我参考了4位同学的朗读方法,先是0.5慢速全文通篇跟读;后又尝试了一句0.6倍慢速原声,一句0.6倍慢速跟读,一句正常语速跟读;再后来是一句正常语速原声,一句正常语速跟读,一句0.6倍慢速跟读;最后,则是现在的0.6倍原声,0.6倍跟读,再1句原声,1句正常语速跟读。而在跟读时间上,经过几次尝试,最终定在了上传极限的10分钟,并且每次都会听自己的朗读,自觉念不准的,再追加几次。
你有没有真正把一句话练到过极致,跟原声的语调一模一样,马上能脱口而出的?一句就行!
我也没有,一句没有。我深知自己还差的很远。但好在,我自知;身边曾经有人和我说,新概念英语的原声朗读读的很差。TA还和我说,天下的网师,水平大都差不多,再怎么讲也讲不出个啥。我不想反驳,因为人很难被说服,尤其当底层逻辑不一样的时候。但我有逃跑的勇气,跑向对自己诚实的勇气。
当然,有勇气跑没啥意思,还要去做,不要去问太多为什么地做,去做自己认可的事,就算最后什么也没做出来,平庸了一辈子,也好。只要你做了自己认可的事。
"To thine own self be true." 人,要忠于自己。
long way to go 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自己的 goal.
学习这件事,是一辈子的事。我总这样心安理得地安慰自己,一直在路上,一直在路上,但随着眼前越来越亮,身边越来越多的小伙伴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认知跃迁、能力跃迁、能级跃迁。相较之下,自己前进的速度越来越慢,究其原因,是没有目标。
郝明义说过,大意是,要有自己敬佩的人,要有自己鄙视的人;多做一些敬佩的人骄傲的事,少做一些鄙视的人得意的事。
我想,这就是自己下月,下下月,下下下月的目标。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