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勤政务实”筑牢群众的幸福感
我们党自建立之日起,就确立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镌刻在自己旗帜上,逐渐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党上下要以牢固的公仆意识践行初心,永远铭记人民是共产党人的衣食父母,共产党人是人民的勤务员,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
践行“干”的作风,推动为民办事走深走实。民生保障永远没有终点,要聚焦群众的“关键小事”,秉持“民有所呼、我必有应”的工作态度,把群众所“盼”变为干部所“干”,要把群众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儿,把群众的问题当作自己的问题,以实际行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将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儿上。要践行干的作风,杜绝假干,停于表面的错误思想,面对群众问题要耐心听取,真心实意的为其着想,真正做到问题不放、不拖、不细。
筑牢“实”的根基,促进困难群众搭心连桥。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要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心中常思百姓疾苦,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用实的干劲搭建起干部与群众的连心桥,赢得群众的认可与信赖。
传递“暖”的温度,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困难群众的幸福路在于基层干部的攻艰路。在平时的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网格小组、志愿者、居民楼栋长等组织作用,充分发挥“双报到”,整合各单位党组织力量,制定资源清单、需求清单和认领项目清单,激发工作活力;多到群众生活中走访慰问,了解他们所想所盼,对当场能够解决的问题立即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则建立好问题台账,通过多方部门联动协调解决,真正让困难群众打心底的感受到温暖,充分提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撰稿人:陈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