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是我给深圳一家文化公司写的婚姻情感课讲稿。都是根据真实案例做的分析,比较有代表性,分享给大家。
朋友莉莉和男友大力经历了一段甜蜜的热恋,半年后,在准公婆的催促下,两人喜结良缘。
只是,我们还没来得及为她庆贺,婚后第二个月,大家惊悉莉莉和大力已经为了争彩礼钱而对薄公堂了。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恋爱时你侬我侬的两人,一旦经历了婚姻,却总是难以逃避相看两厌的魔咒?
其实,在我看来,莉莉的这段短暂而失败的婚姻,从一开始就埋下了隐患。
27岁的莉莉是城市独生子女,生自书香门第,父母都是大学教授,她从小就品学兼优,在国外读硕士后进了高校任教。
这样优越的条件,自然深得大力父母的欢心,所以二老才在莉莉面前表现得特别热情,并不断催婚。
只可惜,双方都忽视了,两个年轻人原生家庭背景的巨大差距。
男友大力生在一个城乡结合部的家庭,父母没有多少文化,靠着做点小生意发家致富。在老家亲戚的安排下,大力在政府机关谋了一个闲职,但平时他的主业是帮父母和姐姐打理家族生意。
莉莉的家庭氛围十分民主,造就了她独立、自信又单纯的性格。而大力则习惯了从小到大一切都听从父母和姐姐的安排。
这种巨大的分歧,恋爱时,由于大力一家的有意规避,莉莉并没有明显地感觉到有什么不适。
举办婚礼后,大力一家觉得木已成舟,便又如平常一样频繁地支使大力。
大力的业余时间都被大家族的琐事占用了,夫妻之间鲜有恋爱时甜蜜的交流。
从小到大,莉莉对婚姻的渴望是简单幸福的小家,而和大力的结合,让她感觉自己是嫁给了一整个大家族。
然而,面对莉莉的抱怨,大力不但不理解,反而觉得她自私又不可理喻。在近30年原生家庭的熏陶下,大力认为身为家里年轻的男丁,协助父母帮助姐姐是他理所应当的责任。
就这样,两人分崩离析。
其实,大力和莉莉并非性格不合,他们也都没有人品的瑕疵。
只是,每个人在步入婚姻时,都带着原生家庭对自己的深刻烙印,我们会不知不觉地去模仿原生家庭对待婚姻的方式和观念来经营自己的小家庭。
原生家庭中好的、健康的一面,我们会带到自己的家庭中,原生家庭中不好不健康的那一面,甚至我们从小很讨恶的那一面,也会不知不觉地带到我们的家庭中来。
当恋爱的激情褪去,我们开始用挑剔的眼光来重新看待爱人,此时如果对方从原生家庭里带来的某些观念和习惯是自己无法忍受的,那种巨大的差异会让我们觉得失望和挫败。
所以,一段幸福婚姻的前提,就需要我们了解自己的原生家庭模式,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对方的原生家庭模式;在婚姻里,除了要接纳爱人,还要接纳爱人背后的原生家庭模式,并且要与这个模式合作互动。
更重要的是,步入婚姻后,我们还要及时更新对婚姻的期待,学习驾驭婚姻的能力。
回到大力和莉莉的婚姻:如果大力当初能及时反思,并下定决心打断原生带来的负向链条;
如果莉莉能给予大力一定的包容,并带动他开始重建正向的传承,双方努力经营,这段婚姻或许还有可能历经重重磨难,重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