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聪明的思考者都知道“想清楚”才是一切都关键,在“想清楚”这件事上,他们比任何人都愿意花时间,而普通人似乎正好相反,喜欢一头扎进生活的细节洪流中,随波逐流,因为这样似乎毫不费力。”
被《认知觉醒》中的这一段话深深折服,我感觉我的问题被作者一针见血说中,我就是典型的“普通人”中一员。每天都忙忙碌碌,没有一点自己的时间,但真要问我在忙什么,我可能会语塞。
一转眼2024年已经过了18天,说真的,这两天我的焦虑症又犯了。
看看年初写下的梦想清单,跑步600km、骑行1400km、日更简书和公众号,忽然怀疑我定的这些目标是不是不合理?没有关于家庭的,没有关于财务的,也没有关于工作的,我这样的一个目标有执行的价值吗?它真的能让我现有的生活做出改变吗?
2.
我是一个两个孩子的父亲,因工作原因平时本来回家就不多,而我因为要完成日更简书和公众号,我需要花大量的工作之余的时间去阅读,去寻找一些灵感,而这势必会影响到对家庭本就不多的联络。
在我日更公众号之前,我每天吃完晚饭都会和老婆视频半小时,和孩子们说说话,每天睡觉前也都会和孩子们再视频半小时,这些基本上已经是雷打不动的习惯了。
可现在因为心里想着要写点东西,每次和小孩视频的时候明显会感到有些心不在焉,小孩子对这些是很灵敏的,你怎样对他们的他们马上就会回馈给你,说不到几句他们就去干其他事情去了,或者他们更愿意把我的视频挂断,去小红书看一些短视频,这多少让我有些失落。
让我失落的不光是孩子的冷落,更重要的是我所要坚持的简书和公众号,已经连着写了十篇了依旧没什么起色,每篇的阅读量都在个位数与十位数之间徘徊,这与我之前做的任何事情都不一样,每天花那么多心思在上面却没有一点反馈,就像是每天都用尽力气往水潭里扔下一个大石头,本想着听几声回想,却不想连一个水花都不曾溅起来。
3.
有人说,最好的开始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当你满怀欣喜一头扎进自己想要取得成绩的事情上时,一段时间内却没有任何进展,这时候让你淡定地面对好像有些困难。道理都懂,但就是做不到。
而当我读到上面的周岭老师的这段话时,我又感觉我过于肤浅了。
我最初的想法就是想要通过日更公众号来督促自己坚持读书,通过写来促进读,又通过读来丰富写,通过读写改变自己的眼界。如果偶尔能写出点成绩那就是上天眷顾。
更何况写作本身就是一个漫长而孤独的过程,不能妄想着段时间就能写出爆文,现阶段就是要慢慢的积累与沉淀。
想清楚这些后,我又变得平静了。我要坚持读书并且坚持把公众号更新下去,每天一篇,在此约定。
看来老师诚不骗我,做事之前想清楚,干起来也更有劲。都说不要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我却要说不要做行动上的巨人、思想上的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