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皈依佛教以后多次听师兄们讲起【了凡四训】这本经典,几次错过,18年12月在今心老师合伙人密训上结缘到这本书,一回来被闺蜜看中结缘走了。南京盛会老师又送了一本,还没到手又结缘给新学员了,感恩老师给我们留的作业,不然以我这拖拉的性子不知道何时才会阅读这本经典!
读完《了凡四训》,我觉得这本书回答的,正是中国人最关心的两个问题:如何保平安?如何获取功名利禄?或者更简单地合并成一个问题: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
2016年对我来说是个分水岭,之前的我是彻底的唯物论,从来不相信命运!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又倒向了“命中注定”“听天由命”,不相信命运可以改变;开始向外求,向命理求,向风水求,向神灵求,向佛祖求。学了很多《连山易》《命理学》《风水学》我一度也陷入了既然命都定了还努力什么的思维定势?很佛系的过了这两三年,在18年4月结缘老师以后,透过老师的经历,帮我开启了一扇心门!多次听到老师神奇的过往经历,撼动了我以往对命运的认知,善真的可以改命吗?今心老师做到了,我们可以吗?这次阅读《了凡四训》知道通过善改变命运,几百年前已经有人在践行了,当人们普遍地向神佛、风水寻求帮助的时候,《了凡四训》证明了,真正能改变自己命运的,是自己的心念和行为。如果我们想要财富,想要名望,那就修炼成与财富名望相匹配的心态、思想、品德和能力。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真正保佑我们,除了我们自己的所想所为。平安,源于内心。上天是公正的,我们每个人最后都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钱是买不来神灵的保佑的,我们只能在自己的心念和行为里找到安心的路。
《了凡四训》四个层面。主要分享两个方面
第一,改过之法
羞耻心:改过的关键
之前的四十多年一直觉得自己很对别人不对看不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对羞耻心领悟远远不够,19年给自己定了目标,读经典重新学习做人的道理!四月份学习了《阳明心学》九月份学《论语》,先在理上知道,再践行!
敬畏心:举头三尺有神明
不知者无畏,年岁越大对这个世界越敬畏,丑恶的心可以欺骗自己但骗不了神明,而且一旦被识破,为人就一钱不值。
勇猛心:不犹豫不等待
生命如此脆弱就像佛陀说的,命就在一呼一吸之间,一口气接不上来,想改过也来不及了,所以改过要趁早,觉悟要趁早。一旦觉悟就一时一刻也不能懈怠,一念都不能放纵
不管什么过错,其实都是由心而来,如果我的心不起妄念,怎么会犯错误呢?如同斩断毒树,应该直接砍根,而不是剪掉枝叶,所以不必对各种不当行为一个个去分析,只需要培植善的心念,一心去做善良的事情,时时刻刻都保持正念
二,积善之方
1、长远全面的看事务本质
有利于别人就是善,仅利于自己就是恶。如果你是利于别人,那么打骂也是善。如果只是为了自己的私利,那么敬礼别人也未必是善!这让我对善恶的区别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之前都是流于表面!很多看不懂看不透的表象让我迷惑,有了这个点似乎通了一点,但还有些不明白,到底什么是对对方有利的呢?是我认为有利于对方就真的有利吗?这就需要智慧,需要修习!
2、做善事但心里一点也不想着自己是在做善事,那么无论做什么善事,都会得到圆满的结果;
做善事但心里总是放不下,总是想要得到报答,那么哪怕施舍了万两黄金,还是不能得到圆满的福报;
3、是非对错没有那么绝对
子贡赎人的故事,世俗的看法认为子贡不要赏金的行为很高尚,而子路救人接受酬谢有点庸俗。而孔子的看法却与世俗相反。我们讨论行善,不应该只看行为本身,还要看这个善行是否会有弊端,不应该只看当下,还要看长远。不要只看个人得失,还要看对天下大众的影响。当时的行为虽好,但他的流弊足以害人,那么虽然看起来是做了好事,其实却在做坏事!当时的行为也许不是那么好,而它的影响却会为别人带来好处,那么虽然当时看起来不像是善行但其实已经是了!这些需要智慧,能够辨别
就像第一次接触今心老师,觉得口口声声说善,为什么收那么高的学费!为什么不做公益呢?等慢慢接触下来,才发现真的付了这么多学费,人才会下定决心改变!免费的是最昂贵的,因为都不会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