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写一手好字难吗?
写字好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养成的。练字其实就是不断试错、积累的过程。
我家兄弟五人,我排行最小,除了老大和我书读得多点,字也写得好点,另外三位哥哥书读得少些,写的字差些,有一位哥哥的字看上去还不如刚上学小孩子的字。我们的爸爸只认识几个字,有时写个名字还写得颤颤抖抖、歪歪扭扭的,母亲干脆大字不识一个,更别说写字了,爷爷奶奶也是文盲。不知道我祖上有没有会写字的,反正他们没有“托梦”给我。说了这么多,只想告诉大家,写字不是天生的,更不是遗传的。那么字写得好又是靠什么呢?大家从我个人写字经历中可以看出些门道,虽然我的字写得不好,但启示还是可以有的。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过年贴对联是中国的传统,我老家的习俗是家家户户所有的门上都要贴新对联,这个时候,一般人家就请那些会写毛笔字的先生写对联。到了我读初中之后,我家这项光荣的任务就落到了我这稚嫩的肩上了,但我家里人从不嫌弃我的字丑,每年我的毛笔字作品都能发表在我家的大门小门房门耳门上,这些门写完了,家人又特邀我为两个“专栏”写一幅作品——猪栏牛栏,一般是写上“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类的对联。我那时写毛笔字根本不懂得临帖,更不知道如何运笔、写好笔画、结构等等,只是按自己的想法写,这样写了几年后给我带来了一个坏“习惯”,每次外出看到对联、牌匾、宣传栏等就会仔细看看上面的字是如何写的。看到别人写的字,只要觉得好看的,就会仔细去学,以求达到一模一样,后来才知道这其实也是“临帖”,只不过临的是现代人的字。慢慢的这种习惯演变成了“强迫症”一样,想着怎样把自己的钢笔字写好看,就对着字帖勤奋练习,虽然进步不多,就我这水平的字还得过学校书法比赛的二等奖呢。
这几年看到别人写得一手好毛笔字,我也想来练习毛笔字,但总是难以下决心去开始,直到去年三月份,加入了一个书画群后,在大家共同带领下,才开始了练字的漫漫之旅。
刚开始练字时,我提起毛笔手就会发抖,为了能悬肘(右手整个手臂悬空没有支撑)写字,我特意给毛笔加上重物,写着写着,不知不觉,发现手竟然不发抖了,去掉加的重物后,写字更稳了。其实我每天练字的时间不多,只有一个小时左右,方法是每天重点写好一个笔划,练之前都要先研究这个笔划用笔的轻重快慢以及角度,之后才开始下笔练,每写完一个笔划后就与原帖进行比对,如果不一样就要找出原因,是写重了还是轻了,是写快了还是慢了,是角度不对还是弧度不对等等,找到原因后按自己总结的方法又重新写,就这样反反复复,直到随便写几个都能写得与原帖一致为止。同时每天还要写一个简单的字,也是如此反反复复练。经过一百多天的练习,我的字终于成为了书画群榜样,这个群竟然还拿我的字去做广告拉人进群呢。
一位同事曾经对我说,他有个战友字写得很漂亮,从来没有临过字帖。我说“不可能”,在我的追问之下,同事才吐出真情,原来他战友是看到别人的字漂亮就学着写,慢慢地,字就越写越漂亮了,确实不是天生会写一手好字。
写一手好字其实并不难,只要掌握好的方法,用心学、勤于练,一定会写出一手好字的。难的是在于找到好的方法和坚持的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