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把《姐姐的守护者》这本书读完了,其实这本书和别的书又不一样,会让人产生一种倾诉内心的感觉。
站在母亲的角度,妈妈的选择本来就是两难的,她牺牲了一个孩子的部分健康和童年去维持另一个孩子岌岌可危的生命,她牺牲了对长子的关爱,只顾及次女的生命,你能说她的选择有错吗?没有一个母亲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爱女消亡的。
可是那两个本来也应该当作宝贝长大的孩子呢,一个在父母完全关注生病妹妹的情况下,自我放弃变得一事无成,但就是这样他仍然是内心善良的,配型失败的情况下,他选择偷偷地给妹妹捐血小板,作为兄长,他确实尽力了。可母亲呢,看到儿子满胳膊的针眼,她首先想到的是儿子可能吸毒了,这得多忽略长子才会有这样的误解,这误解何其悲伤!!
而小女儿安娜呢,她是因为姐姐才来到这个世界的,她是父母经过选择而出生的,那本来是应该父母的责任转嫁到了她的身上,甫一出生,她就给姐姐捐赠了脐带血,然后每隔几年她陆续给姐姐捐赠了身体的细胞、骨髓,直至她十三岁,父母因为姐姐的疾病要让她捐赠一只肾的时候,意味着她要放弃自己的体育梦想。她选择了发出自己的声音:“你们不停地问我要,也许有一天要另一个肾怎么办?”
在故事中,在安娜的回忆中,我感觉的并不是是愤怒,而是一个少女对未来的困惑和对生活的失望,她一次次地幻想自己的父母可能另有其人,在远方等待着她,是什么让她有这样的错觉呢,是一次次感同身受的住院经历吗?是父母甚至不知道她的运动天赋而让她牺牲自我吗?是每天不确定姐姐会不会犯病,家里会不会人仰马翻吗?一个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小姑娘,因为姐姐的疾病,过早地承受了生命中最沉重的那部份,她压抑想自我为姐姐活着,最终她选择了寻求律师的帮助,选择了说不。
母亲的偏执究竟是在挽留女儿的生命还是在满足自我的救赎呢,我不知道,其实在生命面前没有那一次的选择是完全理智的,谁也不能。
本来我以为最终法官的判决会是很清晰地,对或者错,但世间并不是每件事都非此及彼的,我们有的时候会打擦边球,那么把选择权交给安娜会不会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可最终出乎意料地,其实是姐姐要求妹妹拒绝捐赠的,这又涉及一种选择,就是有的时候你自以为是为他人着想的,但并非别人真心想要的,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姐姐在生命痛苦的跋涉中,遇到了自己最绚丽的亮彩,一个同病相怜的少年,可这种快乐何其短暂啊,少年很快因病去世了,在疾病和爱情的双重打击下,姐姐失去了生存下去的最后的勇气。
我以为偏执的母亲这下该尊重两个女儿的选择了吧?结果作者又放了大招,在从法院归家的途中,安娜遇到车祸不幸身亡,姐姐还是接受了妹妹的肾,又活了下去。这完全是不同于东方人思维方式的故事构架,真的我又想起了唐顿庄园中圣诞节特辑把男主写死的桥段,东西方的脑洞果然是不一样的,真的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