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结局那壮观的画面让我难忘,金色如丝绸般波动,黑色如同暗流般涌动,在他们的交际处,是一片殷红。在传统思维上看,金色是代表正义,光明与希望;黑色是代表邪恶,黑暗与深渊,但《哪吒2》打破了传统的惯性思维,使黑色与金色的性质逆转,使观众眼前一亮。
和蔼、客气的老头无量仙翁,竟然是操纵一切的幕后黑手;最令人讨厌的申公豹,竟然是拯救李靖夫妇的英雄;高大洁白的玉虚宫,实则处处藏污纳垢;暗潮涌动的海底炼狱,实则处处都是纯洁的心灵;带着金色、圣洁光环的捕妖队成员,不过是打着正义的口号,做着邪恶勾当的傀儡。
世界观在颠倒中重塑,意识在炸裂后清醒,这就是吸引成年人“二刷”、“三刷”的原因,只有经历过社会毒打的人,才能明白个中滋味,知晓这痛苦的心路历程,影片结局处,流泪的是中年人,爆笑的是孩子。
“因为我们都太年轻,不知天高地厚”。这句话是哪吒与敖丙会心一笑时的感叹,也是孩子们的内心呐喊,是年轻一代的“独立宣言”。
哪吒和敖丙,一个是被诅咒的“魔丸”,一个是被寄予希望的“龙珠”,本是势不两立的存在,但他们却成为了彼此的救赎。
当敖丙脱下“万龙甲”,为哪吒挡下天劫;当哪吒闯关夺回“玉液琼浆”,复活挚友,这份友情早已超越了生死、超越了身份的界定。闯关过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看似好笑、好玩儿,在影院里不时传出笑声,其实是二人彼此认识、彼此了解、彼此接纳的过程。
在他们眼中,没有“魔丸”或“灵珠”,而是一个教会自己被看见、被理解的灵魂。
有时候我们会说孩子无知无畏,却忘了自己“已经老了”,思想被生活的常态一点点禁锢。没有人希望自己活成一个失去灵魂的玩偶,人人都希望自己活得潇洒痛快,活得酣畅淋漓,但生活,让我们失去了人类原有的自由,变得越来越保守,也用这种经验时不时“教诲”自己的孩子。
哪吒母亲最后的拥抱,是爱,当连铠甲也抵挡不住的万根刺,穿过母亲的身体,她却紧紧拥抱住儿子,不惜化成一枚晶莹的丹药,深沉的母爱,父亲的理解,亲人之间的关爱,也成为哪吒“新生”的力量。
敖丙那句落寞的“我已经老了!父辈的经验毕竟是过往,未必全对,你的路还需要你去闯。”让我瞬间泪崩,敖光对儿子寄予了太多的希望,曾经,他把自己认为最好的,都毫不迟疑地送给儿子,却得不到儿子的理解。他们父子释怀的相拥,是敖光如水的父爱,也是一个父亲得体地退出,更是对儿子最好的支持。
电影的温暖底色,让观众动容,也在心中涌起对孩子的理解,他们成长的烦恼和喜悦虽然与我们不同,但每个生命,都一样希望被认同。
我们也曾经是伤害父母、惹是生非的“刺头”,在他们的关爱中成长。这一刻,我理解了自己的父母,也放下了对孩子的成见,时代不同,孩子的人生需要自己去探索、去面对。
一部动画片,之所以让无数成年人喜欢,让观众跟着时而情不自禁地大笑,时而不知不觉间泪湿衣衫,是因为它承载了太多人的心声,刻画了太多人的心路历程。
我们都曾经是不服输的少年,我们在这世间跌跌撞撞、慌慌张张,我们一次次被“成见”伤害,青丝变白发的不只是导演饺子,还有更多现实中能产生共鸣的成年人。
我们以为在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现实中,已经看透凡尘;我们以为在一次次跌倒中,已经学会了保护自己。而《哪吒2》唤醒了我们心中被承认的渴望,善恶、立场、观念不重要,父母的信任和朋友的支持,才是从自卑、迷茫到觉醒、成长的源泉。
影片不仅仅是一个神话故事,更是一种精神的传递,影院的灯光亮起,三个中年人的脸上还挂着泪水,入场时买的奶茶还一口也没有喝。
影片的笑点很密,各地方言的配音很诙谐,人物形象鲜活立体,但我们还是没能笑着走出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