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心理学进入中国,越来越多的父母重视起孩子的心理健康。在孩子出生后,我也极为用心地呵护他的心理健康,比如哭的时候给他即时回应,在他想要抱的时候就抱他,即使抱得肩膀手臂酸痛。从小给他许多的陪伴和积极关注,就想让他开心快乐地长大。
精神分析有一种说法,刚出生时的婴儿处于和母亲的共生期,婴儿会认为母亲和它是一体的,母亲知晓他的一切想法,如果哭泣时得不到妥贴的回应,婴儿就会自恋受损。母亲的积极关注与陪伴,维持了孩子的“全能自恋”——即世界与“我”一体,呼奶唤抱,无所不能。
“如果用哭声免疫法特意延迟5分钟回应哭泣的婴儿,他的整个世界就会崩塌,承受地狱般的折磨。婴儿的哭泣是渴望与外界产生连接和需要的方式,当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婴儿就会放弃掉这种对外界的需要回归自己原始的状态,一个自闭的状态,这也是自闭症最初的萌芽。”(自闭症后来在医学界被证实更多的是与基因有关)
因为我当时了解的知识较为碎片,不知道婴儿在6个月之后就可以适当的延迟满足了,比如当他哭的时候可以不紧不慢地放下手中的活,让声音先行地告诉孩子“来了,来了。”让孩子知道你在关注他的路上。我一直在努力地即时满足,所以孩子在一岁多的时候脾气暴躁,想要什么就要立即得到,自控力比同龄人差很多。
这个时候孩子还有大运动和语言发育迟缓的问题,我也慢慢更多地开始关注学前教育类的知识,我发现学前教育也涵盖了部分儿童心理知识。如果想简单地了解点儿童心理学知识,建议看发展心理学相关书籍就够了,较为科学全面。
后面时不时还是会经常看心理类公众号发的文章,也是较为碎片的知识分享,在孩子应该建立规则意识的年龄,我发现看这类心理学文章有一种魔力,它总会让我不自觉得想去溺爱孩子。比如它们会传播很多类似:“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否则会给孩子造成心灵创伤。不能吼叫孩子,否则会给孩子造成心灵创伤。要去共情孩子的情绪,温柔而坚定,否则会给孩子造成心灵创伤。不可以打骂孩子,否则会给孩子造成心灵创伤。要无条件地爱和接纳孩子,否则会给孩子造成心灵创伤等等………
好似孩子是温室花朵,一个不小心就伤害了他们,必须小心翼翼地呵护,否则就会酿成大错,一个不小心就成为一辈子抹不去的心灵印记。
同时,我又看到它们在传播,要做一个真实的母亲,做到60分就好,母亲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你压抑的情绪孩子是知道的,如果你一直想做一个完美母亲,那么孩子长大后也学不会表达自己的真实情绪,又会对孩子造成某些伤害。
我混乱了,所看到的关于育儿方面的心理学知识没有明确清晰的分龄,而且它往往只讲其中很细的一个点,不是从孩子的整体发展来全面的讲,不同流派的观点也不同,那时候就有一种感觉,为什么看到的总是模棱两可,前后矛盾并且过于模糊化的知识,让人无所是从,反而不知道该如何养育孩子,反而更焦虑了。
其实每个孩子天性不同,同一件事对不同孩子造成的心理影响也不同,每个孩子早年的养育环境不同,如果得到了抚养人足够爱的滋养,长大后即使遇到刺激事件,也有较强的自愈能力。
我也看到,不同平台上不少心理咨询师在传播某种快乐教育,好像只要父母想让孩子好好学习就是“政冶不正确”,好像好好学习和心理健康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
这一路走来,心理学给我的观感有些矫情和过于无为而冶了。但是并不是说心理学不好,只是我所接触到的碎片传播给了我这样的感受。心理学有很多分支流派,它是一门新兴的还在发展中的学科,我也从中学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只不过有些需要批叛性地看,在生活中观察如果不适用自己就及时调整。
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往往更自信,不应该回避这一条可能给孩子带来自我价值感的途径,自我价值感高的人往往也更幸福快乐,只不过需要看看怎样去激发孩子的内驱力,让他有兴趣地快乐地学习。不应该是一开始就什么都不做地认为那就是命,而是当你全力托举之后,不管会有怎样的结果,都心平气和地不责备。
心理学和教育学都是可以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学科。教育学指导学习方法,在现实层面给孩子自信,这种自信不单是指应试教育的成就,还有卓越的学习能力,而心理学则让孩子感受幸福,守护心灵。它们需要相辅相成,才能更好地送孩子去远方,在未来,他才有更大的自由去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