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影杂记3(随笔)

文/侯然(蛩嘶蝉语)原创

村小老民办教师陈学敏,虽也连考三次没及格,但他却拿出之前教师培训合格证书,去教育局申诉,才勉强得以留用并成功转正。孙德超老师显然是有些文化底子的,他高中毕业,成绩虽一般,毕竟捧起书本重学起来不难,因而他也是少数留用并最终转正的老师之一。

父亲却并不怎样重视,他觉得做老师与做农民无甚区别,且儿女负担甚重,便根本就没做任何准备,更别说考前冲刺复习了。那时他是抱着一颗平常心的,留不留用都无所谓,而父亲也因此错失转正的机会,这也是他至今还有些许遗憾的原因。可说父亲那一代民办教师,是在国家人才青黄不接时,担下教育重任的。他们起初与农民一样拿的是公分,后来拿五块钱一月的工资,可说他们做教师那个时期也是国家人才断档期,他们所起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陈巨铭教数学是有一手的,他毕竟是管镇初中毕业,他却差一点与教师无缘。陈巨铭是六九年到村小学教书,因大队书记张成旅觉得他走路八字形不好看,就辞了他。一年后,陈巨铭托亲戚找张成旅说情,才又重新拿起教鞭。

其实陈仲康的文化水平也不错,他虽肚里有货,却说不出个道道来。而且学生也不怕他,通常在课堂上捣乱的居多,还私底下喊他老康。

张成先老师教语文是出了名的,但他数学却不怎样。考试若不抄叶仿远老师数学试卷,他也可能是被刷下的老师之一。

村里是办了好几年初中的,连晓庄太平的学生都来上课。后乡上准备把初中扩展为联中,需征用新建的新联中土地,涉及到时任大队书记蔡士林家所在小组地皮,没有取得他的同意,乡里就将联中放在了唐岗,而我们的村办初中也撤销了,学生不得不并到唐岗联中上学。但唐岗联中离我家就远了,两地距离大约有十里地远,有些家里本就贫穷,或兄弟姊妹较多的,就纷纷失学,早早的回家务农了。我则是历经困难,父亲带着我托了多少关系,才转到乡镇中学上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解放那年,王磊和张三同月同日同时出生在米仓山东段南麓大巴山缺口处的冒冒梁。王磊住在山顶,张三住在山脚,一条用...
    王显洲阅读 9,261评论 36 825
  • 邵同理 邵同理,原先是胡集乡大徐联中的民办教师,后来转正,调到胡集中学任物理教师。 他待人和善,长于交际,且心灵手...
    玉才语语阅读 673评论 0 39
  • 第一章 1997-2002 97年生的李一铭 李一铭,出生于一九九七年农历八月二十二日,名字是爸妈的媒人取的,爸爸...
    Adrew阅读 303评论 0 0
  • 麦子熟了,停车,拍了几张照片。想起了一个麦子熟了的故事。 初中是在邻村读的,当时叫联中,联办中学的意思。上学路过大...
    简叔老魏阅读 815评论 11 31
  • 原创/文/绣岭 7月2日,分别37年的老同学相聚于柞水。这是自1984年丹凤师范毕业后的首次相聚。 ...
    绣岭阅读 2,825评论 45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