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童年,你的脑海中还有多少能够被回忆的事?
在我记忆的童年里我很少出去玩,母亲不允许。童年,除了在学校,更多的都是呆在家里。能够回忆的也就几个在学校里玩的多的游戏。
跳绳。不是传统的单人跳绳和多人长绳。是用很长的橡皮筋绳绑成一圈,在分别套在参与游戏的两人身上,分为两组,一组大概2-3人进行。绳子套到脚裸,那里开始为第一级,最高六级,按照要求跳,同组的人必须都跳过了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不然就换下一组。跳绳这游戏,是女生里特别受喜爱。不会怎么流汗,两块钱的绳就能玩上好几天。不过我的游戏细胞不太优秀,常常会输。游戏里有个叫中间人的角色,是可以参加任何一组的游戏,而且永远不会输,一直参与到游戏结束。这个是由猜拳分配的,可想而知每当我分配到这个角色时,得乐上半天。
第二个是过家家。我相信没有女生会陌生。这或许早已成为女生的专属游戏,无论时代经历过多少年头,这款游戏依旧是热销品。甚至在科技发达的21世纪还被发明成许多类型的线上游戏。女生就是天生的家庭扮演者,每次过家家的主题无外乎是爸爸,妈妈,儿子,女儿等题材。这一类游戏活动范围很广,你可以不需要任何道具,只要你想玩都可以随时开始。
最后一个是抓西瓜。是捉迷藏的进化版。不需要躲藏,但抓西瓜的王只会给10秒钟的缓存时间,缓存过后便开始来抓人。这个游戏必须是在指定区域内进行的,这样可以避免单次游戏过长。在追逐过程中如果你感觉王快要追上你了,你可以喊“西瓜”,定在原地,这样他就没办法抓你。不过这需要等待朋友来解救你才能够重新活动。有提到过我的游戏细胞不优秀,其实我的跑步细胞也不怎么样。所以每一次玩这游戏,他们第一个抓的就是我,而我经常抓到上课都没抓过任何一人。久了我也就不爱玩了。
这三个游戏贯穿了我整个童年。除了这些,我都是在家帮家人做事,和弟弟抢电脑,抢电视中度过,了无生趣。21世纪的科技更新换代的速度快到令人可怕,儿时沉迷于电视剧,少年时沉迷于手机。本应肆意玩闹的年纪,活的只剩下电子产品。
我很喜欢《城南旧事》里的林海音,爱玩,开朗,勇敢,善良。没有电子设备的年代,和朋友约时间玩耍都得靠运气,看能不能等到对方。即使是靠听天由命的约定,也阻挡不了林海音和同伴玩耍的心情。林海音住的北京胡同附近有一户人家里面有一个女疯子,据说是失去了恋人丢了孩子导致的。所以人都避而远之。只有林海音愿意靠近她,听“女疯子”的故事,帮她找回丢失的孩子,让她们去寻找让她们能够依靠的人。在大人的故事里,是疯子拐卖了儿童;可是在林海音的故事里是一家团圆。
因为贪玩和好奇,跑到草坪里帮同伴捡足球时发现在草坪深处藏着一堆崭新的衣服,在衣服的旁边还有一位像好人又像坏人的男士。故事外的我们很快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如此隐蔽的地方,一个陌生大人和一位小女孩,实在是危险。林海音也同样感到一丝胆怯,但也只是一丝而已。因为陌生人开口和她闲聊,就让她逐渐卸下心房,还约定有下一次相遇的时候就给她讲他的故事,林海音答应了。而约定的下一次相遇也成了现实,林海音倾听了他富含辛酸和逼不得已的故事。却也因为他们的日渐熟悉的关系,那个人终以偷窃的罪名被逮捕了。在左邻右舍欢呼之时,林海音默默地留下了泪水。在大人的闲语中盗窃是恶劣的行为,盗窃的人也是可耻的;而在林海音的意识里是可怜可悲的。
我发现林海音的故事很多,似乎很多人都很喜欢和她诉说内心深处的苦闷。或许是因为她擅长倾听,又或许是因为她从不会以片面之词评价任何人。
而我们,在童年里,只学会了自说自话,对任何人都保持着高度警惕,也可以说是冷漠;学会了,坏人是永远不会成为好人;学会了低头,无论在什么场合绝不轻易抬头。
喜欢她的童年,丰富而精彩。
能够将故事汇集成一本《城南旧事》;
能够用心的生活,发现善恶皆是矛盾的;
能够积极乐观,一直心存善念。
现在回首望去我们的童年,有多少是能够值得回忆,值得拿出来与人津津乐道的。我们能够谈及的无非是看过多少部经典的动画片,曾痴迷的追过哪一位明星,因为这是我们唯一有共通点之处,使我们交谈盛欢。交谈过后也只能感叹一声:原来我曾喜欢的明星年纪已经这么大了,原来我看过的动画片许多人也看过。
我们活在越来越好的时代,却过着越来越无趣的生活。
逝去的童年已然不能弥补,希望日后的我们能够放下一切电子设备,制造年过半百时能够汇集成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