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开发中runtime要说吧功能确实强大,但是用的却是很少,主要是有些用不上,有些吧,可以替代,所以就尴尬了。
但是会用runtime确实能解决很多常规方法很棘手的偏门问题
1.发送消息
额,这个方法调用的本质,就是让对象发送消息
2.交换方法
开发使用场景:系统自带的方法功能不够,给系统自带的方法扩展一些功能,并且保持原有的功能。
1.我们通常的方法,继承系统的类,重写方法.(此处略)
2.使用runtime,交换方法.
@implementation ViewController
- (void)viewDidLoad {
[super viewDidLoad];
// 需求:给imageNamed方法提供功能,每次加载图片就判断下图片是否加载成功。
// 步骤一:写个分类,定义一个能加载图片且能打印的方法+ (instancetype)imageWithName:(NSString *)name;
// 步骤二:交换imageNamed和imageWithName的实现,就能调用imageWithName,间接调用imageWithName的实现。
UIImage *image = [UIImage imageNamed:@"speed"];
}
@end
@implementation UIImage (Image)
// 加载分类到内存的时候调用
+ (void)load
{
// 交换方法
// 获取imageWithName方法地址
Method imageWithName = class_getClassMethod(self, @selector(imageWithName:));
// 获取imageWithName方法地址
Method imageName = class_getClassMethod(self, @selector(imageNamed:));
// 交换方法地址
method_exchangeImplementations(imageWithName, imageName);
}
// 不能在分类中重写系统方法imageNamed,因为会把系统的功能给覆盖掉,而且分类中不能调用super.
// 既能加载图片又能打印
+ (instancetype)imageWithName:(NSString *)name
{
// 这里调用imageWithName,相当于调用imageName
UIImage *image = [self imageWithName:name];
if (image == nil) {
NSLog(@"没有图片");
}
return image;
}
@end
3.动态添加方法
开发使用场景:如果一个类方法非常多,加载类到内存的时候也比较耗费资源,需要给每个方法生成映射表,可以使用动态给某个类,添加方法解决。
@implementation ViewController
- (void)viewDidLoad {
[super viewDidLoad];
Dog *dog = [[Dog alloc] init];
// 默认Dog,没有实现eat方法,可以通过performSelector调用,但是会报错。
// 动态添加方法就不会报错
[dog performSelector:@selector(eat)];
}
@end
Dog类继承自NSObjct,.h文件不作任何操作
@implementation Dog
// 默认方法都有两个隐式参数,
void eat(id self,SEL sel)
{
NSLog(@"%@ %@",self,NSStringFromSelector(sel));
}
// 当一个对象调用未实现的方法,会调用这个方法处理,并且会把对应的方法列表传过来.
// 刚好可以用来判断,未实现的方法是不是我们想要动态添加的方法
+ (BOOL)resolveInstanceMethod:(SEL)sel
{
if (sel == @selector(eat)) {
// 动态添加eat方法
// 第一个参数:给哪个类添加方法
// 第二个参数:添加方法的方法编号
// 第三个参数:添加方法的函数实现(函数地址)
// 第四个参数:函数的类型,(返回值+参数类型) v:void @:对象->self :表示SEL->_cmd
class_addMethod(self, @selector(eat), eat, "v@:");
}
return [super resolveInstanceMethod:sel];
}
@end
4.给分类添加属性(分类正常情况下是不允许添加属性)
原理:给一个类声明属性,其实本质就是给这个类添加关联,并不是直接把这个值的内存空间添加到类存空间。
@implementation ViewController
- (void)viewDidLoad {
[super viewDidLoad];
// 给系统NSObject类动态添加属性name
NSObject *objc = [[NSObject alloc] init];
objc.name = @"Guss";
NSLog(@"%@",objc.name);
}
@end
//.h
#import <Foundation/Foundation.h>
@interface NSObject (Property)
@property (nonatomic ,copy)NSString *name;
@end
//.m
static const char *key = "name";// 定义关联的key
@implementation NSObject (Property)
- (NSString *)name
{
// 根据关联的key,获取关联的值。
return objc_getAssociatedObject(self, key);
}
- (void)setName:(NSString *)name
{
// 第一个参数:给哪个对象添加关联
// 第二个参数:关联的key,通过这个key获取
// 第三个参数:关联的value
// 第四个参数:关联的策略
objc_setAssociatedObject(self, key, name, OBJC_ASSOCIATION_RETAIN_NONATOMIC);
}
@end
5.字典转模型
1.KVC
其实KVC也是可以字典转模型,应该没用第三方前都是这么做的,这样的字典转模型弊端:必须保证,模型中的属性和字典中的key一一对应。模型中的属性和字典的key不一一对应,系统就会调用setValue:forUndefinedKey:报错。
解决:重写对象的setValue:forUndefinedKey:,把系统的方法覆盖, 就能继续使用KVC,字典转模型了。
2.runtime
而用runtime实现字典转模型,其思路是利用运行时,遍历模型中所有成员变量,根据模型的成员变量,去字典中查找key,取出对应的值,给模型的属性赋值。
3.两者区别
两者的方式本质上相反,KVC是通过字典去模型属性里面去找,而runtime可以做到根据<成员属性>去字典里面找,这样就会更安全
本文就不讲这个功能实现,因为MJExtersion写的很好(个人觉得),想具体理解可以看第三方源码.
总结
项目中交换方法,动态添加方法,给分类添加属性还是能用到的,理解runtime其实能大大增加代码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