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越长大,越孤单,可能伴随成长的,是真心朋友的日益减少。时间就像把筛子,筛走的留不住的,留下的才是精华。
但我以为,成长过程中的朋友,才最为重要。有人会以为成长过程中的朋友更为纯正,成长以后的社会中的朋友更多的是利益瓜葛,可我并不是从这个角度来认为的。
成长过程中的朋友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力更大,这才是我的看法的出发点。
成长过程中的朋友,他们可能是你人生路上的匆匆过客,但却可以影响你余生。当然,这种影响,起的作用也是双向的,积极的或是消极的。
之所以说成长过程中的朋友的价值更大,也是可以很简单地理解的。
小树苗容易受外在空间的束缚长成畸形,然而大树却并不会被影响。个人成长的路上,我们更易被环境影响,孟母三迁的原因也就在于此。但如果我们都长大成熟了,也即有了自己的价值观和判断力,周遭的朋友对我们的影响也就有限了。
有个“好”朋友(这里的好有双层意思,不仅仅指关系好,更要是具有某一你值得学习好品格。唯有二者兼具,才能对你发挥正面的积极作用),真的对自己有很大的价值。且不说你是否乐意向其学习,单就“多个‘好'朋友,就少个‘坏'朋友 ”而言,这就发挥了积极正面的价值。
学生生涯,各路朋友大概也是最多的时候。
//1
龙,是在我复读的时候,从别的寝室搬过来的。他是小班的,他们班住寝的只有两个,寝室整合,他也就到我寝室来了。他的另一同学却跟人换了,没有搬过来。当然还有另外两个别的班也搬来了。
搬过来了,他就在看书。没有做任何其他的锁碎之事,也没有东张西望,打量我们,他的新室友。但却两耳都带着蓝牙耳机,耳机还在发蓝光,一闪一闪的。当时我想可能是防外面搬寝室和洗澡的噪杂声吧,我也喜欢这样做的。
我寝室本来是我跟隔壁班的两个学生一起住的,我原本也不是那个寝室的,搬过来还是有蛮多插曲的。原本3人寝变成了6人寝当然有点不快。我担心新搬过来的会特别吵,我就是因为之前寝室太吵了才搬到现在寝室的。
但寝室很安静,我很满意。
龙,一直在看书,好像看到了很晚,但我也并不知道具体几点,我比他早睡。隔天5点多他就起来了,我们寝室最早的一个,大概也是整栋寝室楼的最早之一吧。
他每天都是5点多的闹钟,无论冬夏。
在冬天,我们都是很难起床的,他就是听到闹钟就来个抖擞,立马掀开被子站起来。
有很多次我都能在早上看见他在食堂边吃边看书,吃完了也不急着走,班里太早的时候,还没有电。
我寝室不像别的寝室,全寝室人都特别努力。但龙的努力程度,我们是比不上的。
听其他也熬夜到很晚的室友说,他们都比龙早睡,龙最起码是晚上1点以后睡的,具体几点就不得而知。
真正勤奋的人的很少炫耀,而那些看起来很努力的人才会展示自己的努力,麻痹自己战术上的懒惰。
有天我写作业,写到了很晚,当我准备要睡了的时候,他突然起身,我以为他也正也准备休息了。没想到他搬了个凳子放倒来,竟然做起了俯卧撑。原来他每天在学习完后,睡觉之前,还要做俯卧撑啊。
不努力的人,哪里能看到别人的付出啊。
中午下课了,我一般都很晚去食堂,省的排队。我去的时候老是会碰到他,他拿着饭盒打完饭菜再加几个馒头包子就到寝室去。他也特别壮,能吃也不奇怪。
下午我几乎很少回寝,一般吃完饭就到班里学习去。某次回寝拿东西竟然发现他正在用电饭煲煮面和蛋吃的,买了一大箱子面条和一些调料。这样的话,他就可以省很多吃饭排队的时间了。
龙的所有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真的被他一点一点挤出来了。
学校每周六下午会放假直到周末晚上晚自习,可他从不回家,只在接连放三四天假的时候才偶尔回趟家。
他班主任也非常看得起他,每次来寝室都是一口一口个李部长叫得,还各方面关心他,叫他一定要早点睡。龙也只是一个“嗯嗯”,“哦哦”之类的话随便应付,他哪里肯真的浪费时间呢?
有晚他说眼睛痛,我以为是没休息好哦,就叫他早点休息,那晚他就真的早睡了,但隔天还是听到闹钟掀开被子就起来了。后面才知道他已经发了烧,在班里还抗着,最后昏倒过去。晚上回来了,就看见他手上吊针了。他回来了还是在继续学习,只是比平常早点睡了。
寒假,也就只有十几天的假,别人都在过玩或是过年去亲戚朋友家,可他每天都坐公交车去图书馆,春节那天也不例外。
既然龙这么珍惜时间, 班级事务应该不太积极了。但并不是这么回事,他从高一到高四一直生活方面的事的班干,到高四更是换了个高级的点的名字,直接升格为部长了。
至少有两次我是知道他晚上背着书包到网吧通宵做ppt,一大早就到寝室来。还有一次借了个笔记本在寝室搞班级的事搞到特别晚。
可能有人会说他是,用时间上得消耗来掩饰战术的懒惰。
但,这绝对不是他。他的学习是策略,有方法的。
他会用手机APP上网课,一边听一遍很认真做笔记,还在某个微信公众号专门练习数学压轴大题。也用记忆卡片背英语单词。复读期间买过溜冰鞋,也很会打篮球。有时间也会去图书馆借书或自习。
可以说,他做得很完美了,于学习,于班级。
最终他高考也考了600+,去了复旦医学院
高考完了两三天之后,就看到微信朋友圈里他学习英语口语的打卡分享了,从此以后,明天朋友圈都有他的打卡分享。或早或晚,但总不缺少。最近他完成了那个课程,又在继续新的课程,每天还是会打卡发朋友圈。
看他的分享,课程是他在app花钱购买的,每天学习时间最少也有半个小时。
在参加同学的升学宴坐在一起,和他闲聊了几句,问他暑假在干嘛,他说他不像我们在做暑假工,他的钱只出不进。但我知道,他是在家里学习了,对自己的学习无论时间还是金钱都不吝惜。
朋友的影响是无限大的,甚至还可以扩散得更远,发挥更大作用。
就是因为他的打卡分享,这么一分享多了,有朋友也就觉得自己也要考四级的,就学习他,自己每天打卡背单词。也就这样这位朋友又被别的朋友学习了,明天打卡背单词。就这样,我朋友圈就刮起了背单词风。
虽然在朋友圈影响的人不多,但他起码影响了,甚至影响了他朋友的朋友。
我的“好”朋友不少,但像他这样优秀的人不多。
在我看来,他就是位具有影响力的“好”朋友。
//
复读时候的有一位战友,她在我们班老是考一名。
她跟我聊起她以前的学习经历,她说她以前学习很不认真,天天看小说或是睡觉。可到了高二这一切都变了。
她跟几个学习很好的同学玩得特别好,也跟他们坐一起。后面她越来越觉得,自己学习这么差根本和他们同一档次。他们聊得更多是学习,而自己哪里能聊得起来。他们在学习,自己也不好意思打扰他们啊,坐在这么优秀的人中间怎么能影响他们学习呢?自己再这样,未来肯定要低他们过得好,将来哪有脸面找他们。地位不一样,圈子也就不一样。
于是为了跟他们合群,为了和他们有更多可聊的话题,为了和他们一样有更好的未来。她就开始认真读书,而她的朋友也非常乐意帮助她的学长,帮她解答帮她补课。
没他们的影响估计她很难走远。
这又是一个“好”朋友影响一个人一生的鲜明例子。
朋友贵精,不在多。有个说法是:你的收入就是你最好的6个朋友的平均。这就是朋友的力量。
———谨以此文,向“好”朋友致敬,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