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已经渗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给我们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渐渐开始取代很多简单重复性的工作岗位:
无人超市的兴起,营业员被取代;
唐山市宣布取消了多个高速公路收费站,收费站的工作人员被下岗;
越来越多企业引进全自动化生产设备,由原来需要十几甚至几十个员工才能维持一条线的生产工作,减少到现在只需要一两个技术人员,就能全程兼顾;
在这个只会更加严峻的形式下,我开始有了强烈的危机感,不想被时代所抛弃,不想被孩子将来说我是一个“多余的”妈妈,除了不断学习,增强自己的能力,我没有其他办法。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想要快速提升自己的能力,读书,就是最大的捷径。一本好书,就是一扇窗;每一本好书的作者,都是建造了这扇窗的无私巨人。读书,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看到窗外更广阔的世界。
在明白这个道理后,我开始了自己的读书之旅,买了几本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书籍,却在看了一半不到的时候,就再也翻不下去,感觉脑袋装满了干掉的浆糊,无法思考。如何才能读进一本好书,再把书中的知识变成自己的能力,成了我迫切需要学会的事情。
后来看到一个说法:输出是最好的输入,我深感认同。可是又回到了最初的问题,那些书,我读不下去,即使咬牙坚持,也看得云里雾里,更别谈输出了。
在命运大神的牵线下,我加入鼹鼠的土豆老师的饭团,通读几次饭团后,我开始明白阅读才是所有输出的根本,把书读懂,读透,把书本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才会有高质量的输出。学会阅读,就需要多看如何阅读的书籍。根据自身情况我从鼹鼠的土豆老师的清单里面选择了最简单的《高效能阅读》这本书作为我的阅读起点。
在拿到原尻淳一的《高效能阅读》这本书时,封面上:任何人都能实践的“完全阅读术”大公开!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我也是那任何人里面的一个呢。
《高效能阅读》的作者原尻淳一是龙谷大学经济学部客座教授,每年读书300+。
然而,在原尻淳一小的时候,最讨厌的就是写暑假作业里的“读后感”,因为他不喜欢读书,讨厌读书;他对读书态度的转变是在他高中的时候,当时,他无事可做,抱着上当受骗也无所谓的心态读了老师推荐读书清单上两本必读书籍:英国历史学家E.H.卡尔的《历史是什么》和历史学家阿部谨也的《在自己心里看历史》,第一次接触到真正的杰作,彻底被征服,在即将步入大学的三月,开始了他真正的读书人生;
《高效能阅读》这本书就是原尻淳一经过多年经验积累,在读完已出版的百余册阅读方法书籍后,精心打磨出的阅读方法,是一本任何人都能实践的“完全阅读术”书籍。
在《高效能阅读》中,原尻淳一提出:
论“阅读”的重要性,没有哪个时代跟与当今相比。
但我们所置身的信息环境,用“洪水”来形容也不为过。为了不被“信息洪水”淹没,被时代大潮远远地抛在后面,我们必须牢牢掌握“阅读技术”,将行动与读书联系起来,使信息形成循环,并在巩固知识的同时,为实现优质产出而做好准备。
《高效能阅读》从培养兴趣、快速阅读、消化知识和工作应用四个方面分析了阅读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全书有七个大章节、共89个小技巧,在章节设置上以从低级到高级的阶段成长模式,保证每一位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需要的技巧,从根源上终结失败的读书体验,使读书成为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捷径。
作为读书入门级小白,我们可以从如何培养读书兴趣,理解书中内容,到进行高效产出三个方面入手,慢慢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培养阅读兴趣,让自己喜欢读书,并且沉迷其中。
1、读书的误区。
在《高效能阅读》一书中,告诉我们对于读书有:不读、跳读、不读完、重读、读不择书等十条权利,解除了我们一直以来饱受不善读书而产生的愧疚包袱。在遇到自己觉得无趣的书,我们应该立刻停止阅读,不要强迫自己往下读,而是先让它在书架上沉睡一段时间,等到一个合适的契机再拿来阅读。
2、从开始读书到养成读书习惯的各种方法
从小,我们上学都是为读书而读书,没有人告诉我们,读书有什么用。原尻淳一在《高效能阅读》一书中告诉我们读书应该以好奇心为原点,从感兴趣的地方入手。有了兴趣才会行动,有了行动才会学习。他认为,培养兴趣和好奇心才是读书的关键。
正如他在书中讲述自己因为“座右书”而开始自己的读书人生一样,因为他当时对历史感兴趣,促进他愿意花时间去阅读两本历史“入门书”,才养成了后来读书的习惯,我们也可以根据他的经历,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入门书”开始培养阅读兴趣;
也可以选择从听书这种模式,现在有很多手机应用,如得到APP,新世相读书会、喜马拉雅FM等都推出了各种听说服务,由专业人员为我们讲解书中知识,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书中内容,在对书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再次阅读,就会容易很多;
《高效能阅读》建议我们多参加各种读书会,可以认识很多朋友,听到各种对书不同的意见,从不同的角度审视一本书;因为要参加讨论,所以要先了解需要讨论的书,我们就会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而不得不去主动读书,当然这也是一种乐趣;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在互联网找到这样一个读书的群体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通过读书,找到与自己性格相符的书友,相互激励、共同进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也应该为自己创造一个适合读书的环境,书中有介绍打造家庭图书馆、利用小物件,把餐厅变成书房的方法,在适合读书的环境中阅读,才会让我们更加沉迷读书的乐趣中。
二、掌握读书方法,加快理解书中内容
1、速读方法
当今社会信息泛滥,要想尽可能在短时间内涉猎大量资料,只有速读才可以实现。而速读的关键在于“关键词的发掘”和“假说验证型读书”
《高效能阅读》建议首先进行目录阅读。根据目录,预判自己着重阅读部分。把自己当成一个作者,具体想像自己会写什么内容,把内容记在旁边;
再对自己想要重点观看的特定章节进行“跳读”,主要快速阅读的内容是标题,文中黑体字与所发掘的文中关键字,把“必须读”的部分用便利贴做好标记,用指针便利贴做好位置提示;
在通读完成后,把跟之前记录在目录旁的内容进行对比与分析,看作者与自己的观点有什么区别;
最后,根据做好“必须读”标记的便利贴标记进行前后文的联想阅读,并用不同颜色的便利贴做笔记:
红色代表作者强调的地方;
蓝色代表对自己有启发的部分,可在将来运用到实际生活与工作中;
黄色代表文中好词好句好段的摘抄。
当然,在书中还讲了其他一些补充的方法,如:索引阅读,软件把握速度,读书套件等等。
2、加快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我们在对某个领域或者某个作者感兴趣的时候,要对该领域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成为该领域的专家,这种方法称为“垂直型阅读”。再以该领域为主轴进行扩展,组建属于自己的“书脉”。
《高效能阅读》建议我们对读书的投资基准以“70:20:10模式”进行,把70%的时间与精力用来对自己现在所需要的业务书籍进行投资,把其他相差领域用20%的时间精力进行投入,剩下的10%则分给完全未知的书籍。当然,这一模式不仅适用于读书中,还能活用各种活动中。
三、信息解剖,高效产出
《高效能阅读》里面提供了一种“标记术”,对阅读内容进行解剖,书中介绍了三大要点:
第一点:标记关键词和人名,把重要句子划线。
第二点:用箭头把关键词和重要句子连接起来。
第三点:基于这个结构,写下自己的疑问和新的创意。同样的,对于一些杂志、报纸也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解剖。
每进行一次解剖,我们都要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1、能否作产出内容和结构的范本?
2、能否用作说服材料(数据)?
3、能否用作产出的设计范例?
收集与自己的产出直接相差的素材,以后使用起来会很方便。如此一来,在享受读书的同时,还能为未来做好准备。
读书只是知道的手段,所以就算有再多的知识,光读书也没用。关键在于“使他人的教训发生变化,升华为属于自己的诀窍”。
方法都是人创造出来的,为了服务于我们更好的生活、学习,《高效能阅读》提供了89个读书方法,内容极其全面。选择适合你的阅读方法,打造属于你的专属读书方法论,让我们一起把地基打牢,建造一栋属于自己的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