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2日星期五晴亲子日记2014级7班马驰翔爸爸893
苏珊·福沃德在《中毒的父母》一书中提到:小孩子不会区分事实和笑话,他们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点。
中国式的父母总是习惯用对比式的教育方式去“刺激”孩子,过分关注别人家的孩子,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习惯,却给孩子的未来造成着巨大的影响,其中最严重的一点就是用生命去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在我身边有一个非常鲜活却让人痛心的例子,我家隔壁邻居家的孩子,本身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女孩,遇人懂礼貌,在校成绩也名列前茅,还代表学校参加过钢琴比赛。
但是,就这样一个我们外人看来特别优秀的女孩,在她妈妈眼里却是一个哪都不如人的差生,在钢琴弹错或者比赛没有拿到名次时,听到的是:“你怎么那么笨,你看看你表姐,你哪比得上她一根手指头。”
在成绩从全年级前五掉到全年级前十时,听到的是“你看看你表姐,你还好意思和她玩,太给我丢脸了。”在她获得好成绩的时候,父母却从来不会表扬她。
就在这样长期的家庭环境下,终有一天,这个女孩子留下了一封信,信上说自己觉得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为母亲的对比而活,找不到存在的价值。
随后便从楼顶跃下,用不到5秒的时间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留下的却是一个母亲的一生的愧疚和一个家庭的支离破碎。
有时候,家长们常常会觉得这个孩子怎么如此叛逆,其实让孩子变得自卑,叛逆的原因背后总有一点是来自父母的语言暴力。
曾经有网友评论过;父母总是把孩子当作自己虚荣心的表现物,却忘了对比的不是物品,而是一个需要被尊重的人,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价值。
反向教育除了对比,还有另一种更为严重的形式—泼冷水。
反向激励的教育方式,不仅损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内心变得脆弱敏感,也会让孩子和家长的关系变得渐行渐远。
一贯的反向教育,让很多家长习惯了在孩子失败时用“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激励,在孩子成功时用泼冷水的方式去避免孩子过骄过燥,却往往忘记父母其实是孩子最重要反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