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不会吹蜡烛,爸爸的做法堪称教科书级别,为这位爸爸赞一个

有个宝宝要吹灭桌子上的蜡烛,可是无论宝宝怎么吹怎么努力,就是吹不灭。如果你是宝宝的父母,你会怎么做呢?

我想很多父母会这样做:

一种是:直接帮宝宝吹灭桌子上的蜡烛

这类父母习惯了替孩子做各种事,觉得孩子还小,需要父母的帮助,而且直接帮宝宝吹灭蜡烛,也省去了很多麻烦。

二是:不耐烦,抱怨宝宝

在父母眼里,吹个蜡烛能有什么难度,一吸气,一吹不就完了吗?这么简单都不会。

各位父母,请用几秒钟时间想一想这事如果发生在你孩子的身上,你会怎么做呢?

当我在网上看到一段爸爸教宝宝吹蜡烛的视频,真的震撼到我了,原来对于一个小宝宝来说,尽管是吹蜡烛一个简单的动作,也是需要学习的。

这位爸爸单位做法很只得我们所有父母学习,也让人很想为他点赞。

当宝宝尝试吹灭桌子上蜡烛失败时,这位爸爸没有着急帮孩子直接吹灭,而是在旁边告诉孩子:“再试一次”。

并指着火苗,告诉孩子:“吹这里”。

当孩子身体前倾,伸出头尝试了几次、还是没有吹灭时,爸爸不但没有着急上火,还有趣的开玩笑:“小心,你是要把自己的头点着吗?”

自始至终,爸爸都没有催促孩子快点,只是说:“你真的不太擅长这件事。”

爸爸时不时用手轻轻捏住宝宝嘴的两侧,教宝宝如何吹气,耐心的指导着宝宝。

后来爸爸想到了一个帮助孩子把蜡烛吹灭的办法,爸爸找来一根吸管,让宝宝把吸管含在嘴里,然后吸管另一头对准火苗,宝宝会用吸管,所以轻轻一吹,火苗就灭了。

爸爸开心的对宝宝说:“你成功啊“。这时宝宝脸上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我们通常面对孩子时,缺的就是耐心,因为我们很少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一想,我们看似简单的事情,孩子不一定觉得简单。而这位爸爸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可以说是教科书级别的。不着急、不剥夺孩子尝试的机会,给孩子提供方法,让孩子体会通过自己努力成功的喜悦。

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不要打击孩子

没有谁生下来就什么都会,从不会到会有一个学习的过程,父母要给孩子时间,当孩子还不能掌握一项技能时,父母不要打击孩子,不要说:“这都不会”、“怎么那么笨”、“等话语打击孩子。

打击孩子,非但不能让孩子学会正确的方法,反而会让孩子失去自信,经常打击孩子,孩子就会认为自己什么都不会,什么都做不好,从而变得自卑,这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一定要引起父母的注意。

鼓励孩子

当孩子遇到不会的事,也许是学习上的、也许是生活上的,这个时候,如果父母能站在孩子这一边鼓励孩子,孩子会感受到父母的爱和支持,觉得父母是他坚强的后盾,从而充满力量,变得勇敢,不怕困难,敢于挑战。

有一个孩子成绩总是上不去,还爱在班上调皮捣蛋,老师经常把妈妈叫到学校去,每次妈妈回来孩子就问妈妈老师说什么了,这位妈妈很有智慧,并没有把老师说的原话说给孩子,而是告诉孩子:“老师说你很有潜力,进步空间很大,只要从现在开始努力,以后在学习上会越来越厉害,将来考个好大学没问题。”

经过妈妈一次次的鼓励,孩子的成绩真的越来越好了,后来,以600多分的好成绩考上了大学。

当孩子拿到录取通知书时,孩子告诉妈妈其实他一直都知道老师不是那样说的,孩子说非常感谢妈妈一直以来的鼓励,正是这些鼓励让他越来越棒。

父母的鼓励是孩子前进的动力,多多鼓励孩子,孩子会朝着父母期望的方向发展。

教给孩子正确的方法

面对孩子时,我们做父母的常常没有耐心,不去考虑难度问题,只会质疑孩子“这么简单的都不会做”“教你几遍都学不会”。

其实,这就好比爬山一样,遇到悬崖,不是找好走的路,而是让孩子要翻过去,想想是不是很没道理?

吹蜡烛,对大人来说多么简单的事,可对于几个月,一岁左右的孩子,它就是难事,需要学习。

文章开头的这位爸爸耐心的给孩子时间,教孩子怎样吸气,怎样用力吹气,让孩子掌握方法,可以说非常有智慧。

有了正确的方法,孩子做什么事都会事半功倍。

我们大人看似习以为常的动作,对孩子来说有时候是一个挺大的挑战。当孩子不会一件事事,先不要帮助孩子,也不要责备孩子,先问问自己真的提供很多机会给孩子练习了吗?有没有教过孩子正确的方法?

如果没有,那就耐下性子来,像这位爸爸一样慢慢教给孩子,别着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