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同事一起去参加一个饭局。饭局的发起人是某法院的副院长,在座的除了我和同事,还有该副院长的一个大学同学一家三口,爸爸在某铁路检察院工作,妈妈是大学英语教师,孩子目前就读于西北政法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大一学生,即将升入大二。
席间,小孩的父母谈及孩子的问题,颇为纠结。从孩子父母的介绍中了解到,孩子毕业于广东执信中学,从小就是属品学兼优的那种类型。因为妈妈是英语专业出生,孩子具备了学习外语得天独厚的环境和条件。高考时参加了中国传媒大学的自主招生,已经获得了附条件的录取通知书,只要他能过国家重点录取分数线,百分百可以进入理想的大学、理想的专业就读。可惜的是,高考时心理压力过大,整晚失眠,成绩并不理想。在父亲的建议下,选择了西北政法大学,但由于分数不够高,无法入读法学专业,最后进入了国际贸易专业。按照孩子爸爸妈妈的说法,虽然高考受了打击,但是孩子并未自暴自弃,希望自己在修读国际贸易的同时,能够辅修法学,同时提升外语,将来成为一个既懂经济、又懂法律,还能以外语为工作语言的跨界人才。同时,在大学期间,他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并试图组建一些社会实践的团队和项目。但是非常可惜,因为所处的地域属于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同学和老师观念也比较保守,同宿舍的同学懒惰、不上进,与他的作息时间和学习习惯格格不入,孩子觉得非常不适应,很是苦闷,最后向父母提出了转学的请求。目前,准备选择联合国际学院。但是,在是否应该转学的问题上,似乎孩子和父母都有些举棋不定,因此希望我们这些学校里的老师能够帮他们拿拿主意。
在不断的对话中,我看到的是又一个中国传统教育模式和中国传统家庭模式下的产品。这种产品的典型特点是:中规中矩,成绩导向,被剥夺了选择的机会从而丧失了选择的勇气,更加没有选择的能力;面临问题时,不是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而是逃避。正如前文所提到的这个孩子,从小品学兼优。问题是,我们对品学兼优的评价标准是什么?成绩好,不调皮。可是,成绩好,是不是就代表能力强?不调皮是不是就能够带来父母所期待的所谓“成功”?一直品学兼优的另一种解读,恐怕是没有经历过挫折和失败。没有经历过挫折和失败的孩子,怎么可能具有从挫折和失败中恢复、学习的机会呢?没有这样的机会,孩子又如何能够成长呢?也许增长的是年龄、是知识,但在心理和智慧层面上,孩子恐怕依然停留在孩童阶段。这样的孩子,一旦离开了父母庇护,其独立生活能力可想而知。比如我们刚刚谈到的这个孩子,据说到了大学以后,每天还要花一个小时的时间与母亲聊微信。我和同事听到这段描述时,面面相觑。我和同事长期从事大学教育,见过太多类似的情况,其实,我们感觉不是孩子离不开大人,而是大人离不开孩子。以前读过一篇文章,谈到父母子女之间的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修行。是的,我认同。
回到主题,对于这个孩子,是否应该选择转学,我想关键的问题在于你得想清楚:促使你下定决心转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果你认为是现在的环境不够好,有没有问过自己: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属于不可变的因素还是属于可变的因素?如果是可变的因素,你有没有尽力去改变?我认为,只有属于那些无论如何努力,你都没法改变的客观因素,才可以成为你选择转学的决定因素。
打个比方,你和同宿舍同学的关系不好,在我看来就属于可变因素。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不同,并不必然导致矛盾和冲突,关键还在于你如何去协调。要知道,我们都是社会人,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我们都得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有时候,无法改变别人唯有改变自己。当然,我并不是让你像舍友那样荒废时光,而是尝试着改变自己的作息时间。Morning person 和night person都是相对的,不是吗?再比如,大部分同学和老师观念守旧,也不意味着所有的人都这样,是不是?如果你真的想干成一件事,你还是会找到志同道合的人,虽然不多,但一定有。说真的,我从来不觉得真正的朋友会很多。良师益友不在于量,而在于质。若说不可变的因素,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其气候和自然条件,这个是真正意义上的不可变。不过,我总觉得一个要想成功的人,如果连这个困难都克服不了,恐怕距离成功还远着呢。
因此,问问自己:在选择转学之前,是不是已经尽力去改变那些能够改变的因素?如果已经尽力,选择离开,未尝不是一种好的选择。退一步讲,如果转学不成功,也没啥大不了的。大丈夫能屈能伸,改变能够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愿上帝赐予你智慧区分哪些是能够改变的,哪些是不能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