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到本部开会,在校车上碰到胡老师,聊起了一个同事近期在市区买房的事。同事为了给孩子上一个更好的小学,在市里买了一套学区房,属于典型的老、破、小。六十几平方的房子,每平方一万九,总价下来接近一百二十万,每个月到手的工资,交完房贷后所剩无几。还有两个孩子要养,因为来自农村,还要养两边的老人,因此,自己不敢生病,不敢消费。身为大学老师,每月拿着五六千的工资,在泰安这样一个三四线城市,每天战战兢兢地活着。
身边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我的侄子,12年青岛一所大学毕业后,应聘进入一家国企工作。因为所学专业的关系,一直在项目部,随项目东奔西走,在青岛也没有买房子。眼看快30岁了,对象的事还没有着落。我哥哥和嫂子着了急,发动各种关系,托人给他介绍对象。可是,相亲的时候,女方一听说没有房子,就找各种原因推脱了。为了儿子能娶上媳妇,我哥哥嫂子下决心要在青岛买房。
可一提起买房子,两个人就懊悔不已。原来在我侄子刚毕业的12年,青岛的房价,稍偏一点的地方,每平方还不到一万,总价不超过一百万。哥哥嫂子这么多年风里来雨里去,靠赶集卖菜、卖水果等,做点小生意,也积攒了点钱。再多少借点,完全能把首付凑起来。因此,稍有远见的哥哥提出要给儿子在青岛买套房子,以备他将来结婚时使用。但遭到了我嫂子的强烈反对,她认为房价肯定会落。再加上又觉得儿子随项目走,在青岛住的时间又不长,借钱在那买套房子,闲置着,不是很浪费吗,还不如再等两年,等结婚需要的时候,再买也不迟。顺便也攒攒钱,完全凑够首付。
就这样,买房子的事情就拖了下来。可谁知,这青岛的房价,越等越高,尤其是16年之后,那是翻了翻地涨。房价涨的速度已大大超过了我哥哥嫂子攒钱的速度。现在,我哥哥嫂子即便掏空积蓄,也远远付不起首付。没办法,为了儿子能娶到媳妇,只能在19年底,东借西借地把首付凑齐,在青岛算是有了一套房子。可是,每月近万元的房贷,已经把侄子的工资消耗得差不多了,哪有余力再去还借来的首付。那首付借的钱,只能是哥哥嫂子拼死拼活赚钱还了。
但今年受疫情的影响,哥哥和嫂子在家呆了好几个月。不但不能出门做生意赚钱,哥哥还因为着急上火,生病住院,而花去近万元,更使家里雪上加霜。以后,他们家的生活质量,那是可想而知。
我也想起我们之前的经历,2013年刚来泰安的时候,泰安的房价,也还可以接受。在2015年山语观邸刚开盘的时候,大概是每平方一万出头,我当时提议买一套,因为那里既属于市区,又属于山脚下的学区房,离大润发、中心医院都很近,地理位置挺好。可是他嫌太贵,不主张买,这样买房计划就搁置下来。现在,那边的房子,已经到每平方二万六了,以前咬咬牙能买上的事,现在已经沦为一个梦想了。
现在看来,以2016年为节点,之前买房子的,看着房价不停涨涨涨,自己的资产在不断增加,睡着觉都能笑醒。而之后买房子的,那后果,怎是一个惨字了得。看来,杜甫所感叹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有房之梦,在今天依然持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