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有许多动人的篇章,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关雎》,活泼而热烈;“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蒹葭》,浪漫而真挚;“执子之手,与之偕老”的《击鼓》,缠绵而执着,但最有意境的应该数《小雅·采薇》。读这首诗,先要搞清它的结构:全诗共六章,前五章是大倒叙,第六章才是现在进行时,而第六章写的是在回家路上,大雪纷飞中想起那“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又算是小倒叙,与“梦中有梦”异曲同工;读这首诗,还要知道整首诗的核心,就是一个“痴”字。
一、回家的心路尤其慢长
归人一边迫不及待地见到亲人,一边回忆曾经的军营生活,有着深深的无奈、忧伤,想起在军营里忘记岁月,今天在这里与敌人厮杀,明天又调往他地驻防,无分昼夜,装甲不离,骑马驾车,连托书信的人都没有。但在这紧张而艰苦的生活中,还念念不忘故乡、父母、兄弟、恋人,一直渴望战事早点结束,天下早点安宁,自己早点回家,现在终于成行了,当然百感交集。
二、有希望的前程没有忧伤
归人好不容易回家,却遇到大雪天气,当然没有心思再等着晴朗,就急不可耐地踏上归程,一路上“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雪花飘飘,道路泞泞,只影踽踽,行囊空空,最后忍不住来一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其实这时刻,他已经小情小调,回家的迫切、激动、兴奋情绪已把过去的颓废冲刷得一干二净,家乡可以遥望,亲人漂在眼前,这是最有希望的期盼,哪还有什么忧伤?
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才是痴人痴语
归人近家心怯,思维开始飘忽,情不自禁地想起当初离家时的情景,春风柔柔,两岸青青,杨柳拂拂,青春的恋人扶着年迈的父母十八里相送,那缠绵陶醉,深邃迷离犹在心里,总是澎湃如潮,所以整首诗的基调并不是忧伤,“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才是诗眼诗魂,痴人痴语,“痴”不是愚痴,而是痴想、痴娇、痴爱、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