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
14.1 什么是竞争市场
14.1.1 竞争的含义
竞争市场又称为完全竞争市场,有两个特征:市场上有许多买者和许多卖者;各个买者提供的物品大体上是相同的;有时也认为有第三个特征,企业可以自由地进入或退出shichang
竞争市场:有许多交易相同产品的买者与卖者,以至于每一个买者与卖者都是价格接受者的市场
竞争市场上,买者和卖者必须接受市场决定的价格,因为被称为价格接受者
14.1.2 竞争企业的收益
平均收益:总收益除以销售量,因此对所有企业而言平均收益等于物品的价格
边际收益:增加一单位销售量引起的总收益变动,因此对竞争企业而言,边际收益等于物品的价格
14.2 利润最大化与竞争企业的供给曲线
14.2.1 边际成本曲线和企业的供给决策
对竞争企业来说,市场价格P等于边际收益MR和平均收益AR。产量Q1时边际收益MR1大于边际成本MC1,因此增加产量增加了利润;产量Q2时,边际成本MC2大于边际收益MR2,因此减少产量增加了利润;利润最大化的产量Qmax是水平价格线与边际成本线相交点处
利润最大化的三个一般性规律:
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企业应该增加其产量;如果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企业应该减少其产量;在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水平时,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正好相等
在本质上,由于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决定了企业在任何一种价格是愿意供给的物品数量,因此边际成本曲线也是竞争企业的供给曲线
价格从P1上升到P2,使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从Q1增加到Q2
14.2.2 企业的短期停止营业决策
停止营业是指由于当前的市场条件,而在某个特定时期不生产任何东西短期决策,暂停营业时企业无需支付可变成本但必须支付固定成本,这时必须支付的固定成本又被称为沉没成本;退出指离开市场的长期决策,退出市场的企业既不需要支付可变成本又不需要支付固定成本,即固定成本可出售没有沉没
如果生产能得到的收益小于生产的可变成本,企业就停止营业,即物品的价格低于平均可变成本时,企业选择停止营业
因此,竞争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之上的那部分
14.2.3 覆水难收与其他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已经发生而且无法收回的成本
因为沉没成本无法收回,所以当你做出包括经营战略在内的各种生活决策时可以不考虑沉没成本,这叫做沉没成本的无关性
14.2.5 企业退出或进入一个市场的长期决策
如果从生产中得到的收益小于它的总成本,企业就应该退出市场,即价格小于生产的平均总成本就退出
因此,竞争企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边际成本曲线位于总成本曲线之上的那一部分
14.2.6 用竞争企业图形来衡量利润
14.3 竞争市场的供给曲线
14.3.1 短期:有固定数量企业的市场供给
短期中市场上企业的数量是固定的,市场供给量是每家企业的供给量之和
14.3.2 长期:有进入与退出的市场供给
进入与退出市场的决策取决于企业家面临的激励。如果市场盈利,新企业就有进入市场的激励,企业数量增加物品供给量增加,使价格降低利润减少。如果市场亏损,现有企业将退出市场,企业数量减少物品供给量减少,使价格上升利润增加,这种进入和退出结束时,市场中的企业的经济利润必定为零。
只有价格与平均总成本被推向相等时,进入与退出的过程才结束。为使利润最大化,企业的边际成本与价格一致,价格又会趋于与平均总成本一致。因此,在可以自由进入与退出的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中,企业一定是在其有效规模上运营。
长期中价格等于最低平均总成本,企业数量自发调整,以保证在这种价格时所有需求都得到满足,长期市场供给曲线在这种价格时是水平的
14.3.3 如果竞争企业的利润为零,为什么他们要留在市场上
因为利润等于总收益减总成本而总成本包括企业的所有机会成本,零利润均衡时,企业的收益能补偿所有者的机会成本。会计师与经济学家衡量成本的方法不同,因此零利润均衡时,会计利润是正的
14.3.4 短期与长期内的需求移动
开始时市场处于长期均衡,企业赚到零利润,价格等于最低平均总成本。如果市场需求提升,短期中市场均衡点移动,价格产量上升。由于价格高于平均总成本,企业获得正利润,在这个时期会鼓励新的企业进入,这种进入使短期供给曲线右移,因此在新的长期均衡点价格又回归到了最低平均总成本,但存在了更多企业来满足更大的需求。
14.3.5 为什么长期供给曲线可能向右上方倾斜
长期市场曲线完全有弹性的实质是有大量潜在进入者,每一个都面临同样成本。两个原因会使长期市场供给曲线向右上倾斜:第一是一些用于生产的资源可能是有限的,导致成本上升。第二是不同企业可能有不同的成本,新进入者的机会成本更高,要使市场进入对这些人有利可图价格就必须上升
如果企业有不同的成本,低成本企业在长期中也能有正利润。这时的市场价格代表边际企业的平均总成本。
由于这两个原因,市场上长期供给曲线可能向右上倾斜而不是水平的,但基本结论不变,长期供给曲线一般比短期供给曲线更富有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