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9月要去纽约时装周,而且这次安排到了一些知名秀的前排VIP位置,加上可以拜访今年正红的新锐华人设计师Shaly Guo,仓促的发了朋友圈征人同行,结果遭到了土豪的质疑:
“哦,是去第五大道?”
“没有。”(这地方等同于上海南京东路步行街。)
“梅西百货?”
“没有。”(这地方等同于上海南京东路步行街。)
“更没有。”(嗯,算是六百吧。)
“奥特莱斯?“
“杀了我吧。”(七浦路都来了。)
“那你去哪里啊?”
最后的质疑燃起了我的怒火,阿姨们,有必要科普一下买买买和时尚的区别。去纽约看秀,看完看工作室,看完工作室看面料店,然后看买手店。如果前面的你可能又误认为“时尚圈=裁缝”,那么隆重介绍一下纽约时尚的发动机,买手店。坐好,姐带你飞。
买手店是起源欧洲的文化,以独特的时尚观念和趣味为基准,挑选不同品牌的时装、饰品、珠宝、皮包、鞋子以及化妆品等商品,融合在一起的店面。港台体现为商场内的店中店,欧美一般是街铺。谢谢百度百科提供以上傻不拉几的介绍。
全球最大牌—Browns
全球最大牌的买手店恐怕没有人可以跟Browns叫板。由Joan Burstein女士在1970年创立, 70年代发掘了Armani和Comme des Garcons,80年代去日本发现了当时默默无闻的 Issey Miyake(三宅一生)和Yohji Yamamoto(山本耀司)。山本耀司现在在亚洲时尚圈红的跟鲁迅一样,说啥时尚界都奉为圣经。
此外,现在一线设计师Manolo Blahnik,当年不过是老太太的助理,其他还有Alexander McQueen,John Galliano等。2006年英国女皇给老太太授予爵位,褒奖她对时尚的贡献。老太太没有搞百货,没有搞品牌,更没有搞O2O,只有一个买手店,叫Browns。所以说,买手店,是时尚的发源地,是时尚的动力引擎。
时尚文化流行到原来很土鳖的纽约,说起来是个误会。1943年,由于受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纽约的时装业内人士无法到巴黎观看法国时装秀,于是美国人自己创立了纽约时装周,然而一炮走红。各种大牌潮牌也随之而来,同时带动了买手店文化。
那么作为新晋的时尚之都,纽约最顶尖的买手店,也很混搭。血统纯正的Dover Street Market,玩票儿玩出来的Opening Ceremony,混明星圈子的OTTE,还有今年走红的冷淡宅的The Apartment。
血统纯正—Dover Street Market
Dover Street Market是川久保玲创立的买手店,始于伦敦,2013年落地纽约。为什么说DSM是正统的,因为川久保玲就是Comme des Garcons的创始人,正是Browns的创始人Joan Burstein发掘的一系列的大红大紫品牌之一。川久保玲在设计和时尚的经营方面都受到了Burstein的影响。川久保玲对Dover Street Market的解释是:
我希望创造一个各个领域的众多艺术家在一个魅力混沌的气氛中进行创作的集市,富有强烈的个性同时又属同一族类的灵魂们从四面八方赶来,集聚一堂。
不过这些灵魂就不是普通的灵魂可以混进来的,常年出厂DSM的包括Alexander Wang、Celine、Maison Martin Margiela、Stephen Jones、Rick Owens、mastermind JAPAN等一线灵魂。
玩票性质—Open Ceremony
Open Ceremony从知名度而言,至少在亚洲人圈子里,绝对是老大,可能跟创始人是华裔、韩裔有关。Carol Lim和Humberto Leon,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同学,Leon从Gap打工开始,干到Burberry,不过是负责陈列,算是时尚圈子的边缘人士;Lim一开始在投资银行工作,她后来找到了Bally的工作,但是做过财务。
每次看到这张照片,我就会想到志明和春娇。
他们创业的起源是一次来香港的购物之旅,在买买买high了之后,他们思忖着,肯定也有人跟他们一样喜欢最新鲜的事物,于是有了Openning Ceremony这个买手店。什么鬼,买来的东西家里放不下了放在店里对吗!?
虽然出身不是科班,开店也是玩票,这并没有耽误Carol Lim和Humberto Leon的时尚天才被发觉,随着业务的蒸蒸日上和口碑一传千里,他们从2011年被委任为法国品牌Kenzo的创意总监,而且不负众望拯救了这个70年代的老品牌,变成是数码时代的潮牌。
Opening Ceremony在纽约,和任何买手店一样,能不能发掘时尚新锐,是买手店的核心能力。OC的头牌可就是王大仁,Alexander Wang,学生时代的设计就在OC挂着。Alexander Wang除了有自己的牌子,最被人熟知的是几年前出任巴黎世家的品牌创意总监,彼时才28岁。
OC的门店还算好,没有DSM大,设计风格也不算夸张和前卫。
明星衣橱—OTTE
如果说哪个买手店能在纽约真正的呼风唤雨,那就要数混明星圈子的OTTE。OTTE是韩裔设计师Kay Lee在1999年开办的,从名字听就知道一定是韩国的,因为韩文Otte是服装的意思,在首尔街头,很多服装店都标记为otte。所以这个名字其实一点也不潮不时尚,但是OTTE在纽约居然有5家,而且每家风格不一样。
OTTE的魅力在于,他家虽然大牌的特定款式和新锐潮牌都有,但是OTTE的搭配风格完全不受任何品牌的影响,不同门店独树一帜。这得益于Kay Lee在Parsons的扎实功底。Parsons全名是帕森设计学院(Parsons School of Design at The New School),是时尚界的百年名校,地位就等同于哈佛商学院或者西点军校。
OTTE的自主品牌开业的时候,影视圈的明星都来喝彩。Blake Lively、Cameron Diaz、Sarah Jessica Parker等等这些好莱坞的大咖明星,都是OTTE的铁粉。
冷淡宅—The Apartment
对比上面的街边门店式的老牌买手店,The Apartment就算是完全与众不同了。首先,这家的买手店,都是开在公寓里。同样在各种文化混搭的纽约Soho区,The Apartment by The Line这家买手店直接把生活和艺术融合在一起,公寓即门店,完全没有任何店的感觉,更像一个家。
整体的风格不像任何商店那样有压迫感,但是又精心设计,让人看了爱不释手,恨不得马上带回家。The Apartment by The Line的产品线覆盖了整个家庭,从衣帽间到浴室,在生活化的情境下,给人带来美感。
不过The Apartment by The Line的定位要高端一点,面向独立女性,品牌都是类似爱马仕前设计总监Lemaire的同名自主品牌,或者Manolo Blahnik,以及名牌的限量款。
即使对时尚无感,也可以去看看,至少去了以后,你就会发现宜家什么的弱爆了。
关于纽约的时尚引擎,买手店,还有很多,比如比The Apartment还要性冷淡的ANTHOM,和山本耀司关系不错的Totokaelo,小众到找不到的Ludivine,等等。
不过任何美的表达,只有身历其境才能体会到。如果下次到纽约,记得避开第五大道,避开闹市百货,找个时尚达人,认认真真的带你体会一下,纽约时尚的精髓。这样你才可能懂得:
如果你也想去纽约时装周,请与作者联系【joeycid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