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动荡的年代,因为我们年轻的一辈都在为了生存挣扎;这却又是最好的年代,因为我们活在当下,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
总是听长辈感慨,60、70年代的美好,那时候有白衣飘飘的少年,也有青春懵懂的校园,社会还是那边单纯,没有一丝一毫的的烟火气,也许这就是他们最好的时代。每一代人都钟爱属于他们的年代,因为他们身上都带有他们年代深深的烙印,如烷刻进了心里,刻骨铭心。以至于随着时光悄然淡去,他们依然摆脱不了烙印的侵蚀,他们停留在拿那个年代,属于他们的年代。
我父亲是一名工人,在属于他的那个年代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他们叫嚷着“为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口号,卖力的干着活,也在心里默默的规划好了人生。父亲曾说过,他虽不是家里唯一的孩子,但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孩子,待遇也是极好的。至今我也无法体会他这番话的用意,因为我是一个人,在属于我的年代孤苦伶仃。
父亲只读到高中,按照他的说法,已经是极大的成就了,在属于他的年代,从小就读工厂的托儿所,然后小学,在到指定的高中,成绩非常优秀的,家里条件非常不错的,才有希望读大学。父亲说到这里的时候,郑重其事的强调了优秀和家庭条件,犹如两把枷锁,深深的拷在他身上,沉重。
父亲说,他属于成绩中等偏上,家里条件一般(因为父亲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家中排行老二),所以就按照年代的标准安排,进了爷爷奉献一生的工厂(XX毛纺织厂),这对当时的父亲而言,是解脱也是责任。从后来目前口中我才知道,父亲读书的时候是非常顽劣的,不如他自己标榜的那样,成绩中等偏上,只是不愿意在我面前丢面子,堂而皇之的编了一堆瞎话。父亲从“繁重”的学业中解脱出来,从容的抗起了养家的重任,这对他而言,就是最好的宿命。
宿命往往不得善终,在父亲32岁的时候,体制崩塌,工人下岗潮来袭,父亲也未能幸免,拿着微薄的补贴,父亲离开了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开始为家庭的生计奔波。在最有干劲的年纪,遭遇了如此重大的打击,对一个体制内的工人而言,无疑是致命的。几乎上千名工人集体在工厂门口静坐抗议,这在那个年代,是超前的创举,当然也是不能容忍的。父亲没有去,因为他明白于事无补,他知道此时此刻他是家人唯一的希望。父亲半路“被退休”,就迷上了炒股,总想着从这种投机倒把的营生里面捞点油水。可惜,短短数年,几乎将积蓄消耗殆尽,让他的人生举步维艰。后来听父亲感慨,如果当年没有炒股,或许现在会过的更好,他们节衣缩食一辈子,到头了也不过是平平淡淡。
后来的父亲,打过摩的(摩托车)、开过茶馆、当过司机,干过厨师、做过汽车后勤,基本一直弘扬着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品质,却也流淌着体制内的血液,让他和这个年代格格不入。父亲很疑惑,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不能用一种思维模式坚持下去?后来在跟父亲的探讨中,我说了这么一番话:每个人都在属于他自己的年代出生和成长,担起了属于他的责任。这种责任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去,但是社会却每天都在更迭,不断推陈出新,适者生存的年代,是没有感情可言的,所以不知道应该庆幸还是悲哀,因为我们活在这个年代。
也许这是一个最动荡的时代,但也是最好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