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自律性很强的人,从小到大,父母和老师就教育我要听话,有责任心,所以我也这样要求自己,在家做乖乖女,在校做好学生,教书时做好老师,有时甚至委屈自己去成全别人。
我与丈夫是相亲认识的,第一次见面互相感觉都不错,便顺理成章的坠入爱河,然后顺理成章的结婚生子。
由于我从小跟着奶奶长大,所受的教育比较传统,奶奶从小告诉我:嫁人以后要管好家,管好丈夫,养好孩子。做个好女人。
所以接婚后,我主动承担起了整个家,家务事几乎不让丈夫插手,全心全意地照顾着他的生活:前一天晚上为他熨好上班要穿的衬衣。每天早起会做可口的早餐,每天晚上会做好精致的晚餐,迎接丈夫回家。
有了小孩儿之后,我的角色由原来的妻子变成了母亲。他除了依旧对丈夫体贴之外,还要负责儿子的饮食起居。
几年的家庭生活,让我变得细心体贴的同时,也变得啰嗦起来。但自己却毫无察觉,依旧在忙忙碌碌中操劳着。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带孩子,做家务。仿佛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不叫苦,不喊累。只顾看低头拉磨。
至于自己,根本没有时间去多想。头发胡乱一抓,就出门了。以前一天换一回衣服,现在能穿三四天。有时候连自己爱吃什么都忘了,只想着儿子爱吃什么。
最值得欣慰的是:儿子一天天长大了,丈夫的工作也一天比一天顺利。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两件事,让我一颗火热的心彻底凉透了。
有一次,儿子幼儿园组织春游,要求小朋友都要带一份便当。我在前一天晚上便精心制作了便当,又给儿子准备了各种要带的东西。一件一件的办书包里塞,后来发现书包塞不下,又给孩子准备的一个行李箱,第二天早上,儿子看到行李箱便一脸嫌弃,口口声声嫌我多事,怎么说也不带。只背着平常上学用的书包就走了。
望着儿子远去的背影,我感到一阵失落。“孩子大了不由娘啊”,当天晚上,我想着孩子春游的事情:“衣服没带全,感冒了可怎么办呀”,一晚上几乎没合眼,但只要想起儿子嫌弃的眼神,我的心就隐隐作痛,我怎么也不能明白,我所有的爱和付出。在儿子眼里简直一文不值。
儿子上小学后,我跟班上了高三,工作一下子多了起来,我更忙了。晚上孩子睡觉以后还要加会儿班。几十年如一日的家务,我也没有落下,每天早起晚睡,一刻也不得闲,一边计算着柴米油盐,一边兼顾着工作,由于操心的事情越来越多。我的脾气也变得有些暴躁。遇事总要唠叨个没完。因为只有这样,这样心里才舒服一些。可能是心太累的原因。
终于有一次,当我一遍遍地数落儿子作业不认真的时候,丈夫忍无可忍跟我吵了起来,情绪激动的情况下,他脱口而出:“你就知道叨叨,简直就是个讨人厌的黄脸婆。”
听到这活,我气得浑身发抖,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为什么我付出那么多,他们不但不珍惜,而且还嫌弃我。我到底图什么呀!
晚上睡不着翻闲书,一句话让我如梦初醒,“当一个人爱别人爱到失去自我,那她自己便不值得爱了”。是啊,这些年我一直活在丈夫和儿子的世界里,受别人摆布,没有自我,别人怎么会喜欢你呢?
从此,我告诉自己一定要改变这种现状,我明确告诉老公:以后别等着我给你熨衬衫,想穿什么就自己准备,家务事谁有时间就谁做,实在不行请小时工也行。我还办了健身卡,每天晚上雷打不动地坚持跑步和跳绳。
我也尽量将注意力从家和孩子身上转移出去,星期天和闺蜜一起逛街,美容。当我打扮一新地站到老公和儿子面前时,他们的目光充满了惊喜,儿子高兴地说:“妈妈你变漂亮了,而且也不再叨叨我和爸爸了。”确实,我也好久没发脾气。更别说崂叨他们了。
爱别人,更要爱自己,生活 中有太多的人习慣地认为:只有让身边的人高兴,自己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其实不然。你需要先学会爱自己,取悦自己,提高自己,只有这样,身边的人才会看到你内在的活力,会发现你的与众不同。他们看待你的眼光不同了,你身边的世界自然会变得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