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让很多人望而生畏,孤独的老人不禁让人产生一种怜悯之情。关于如何摆脱孤独的文章铺天盖地,但如果说“孤独是生命最好的礼物,因为灵魂需要独处”,你会有何感想?
《繁华落尽是孤独》一书是季羡林大师的人生历程回忆录,它描述了季老关于成长、关于苦难、关于生活的经历,更是对于如何享受与运用孤独最好的诠释。
精通12国语言的季羡林大师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等,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这样一位有着“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头衔的牛人,鲜花、荣誉和掌声都无法遮掩他内心的孤独。
怀着敬畏之心读完《繁华落尽是孤独》一书,我的体会是季羡林大师一生是可敬、可叹、可悲的。
可敬:专业精神
季老亲眼见到,在英国飞机投下要震碎全城玻璃的气爆弹后,德国飞机制造之父普兰特尔教授观察炸弹爆炸引起的气流是怎样摧毁一段短墙的,并说:“这是难得的机会!我的流体力学实验室里是无论如何也装配不起来的。”
无独有偶,季老听说在南德慕尼黑城,盟军大批飞机在轰炸高峰时,一位物理学教授认为轰炸现场是难得的实验机会,不顾生命危险,将爆炸现场当成实验室,其宁为科学舍命的敬业精神令季老赞叹。
在德国学习期间,季老一直都是全力以赴,虽然原定只能留两年,但他仍然做参加博士考试的准备。梵文学习遇到困难,季老下定决心要学习,就必然要征服它。最终,他跳过了这个龙门。
在战争中,无论局势多么严峻,忍受着饥饿,尽管精神苦闷,季老仍然照常进行学业,苦心做研究。并且,季老九十多岁的高龄,还在病房潜心写作,思国发展。
季老介绍的经验和诀窍就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中的“勤”和“苦”。
可叹:学识才华
季老学识渊博,但《繁华落尽是孤独》一书中并没有运用丰富华丽的辞藻,而是简洁质朴的文字,仿佛扶膝听一位老爷爷在讲生平的故事,或喜、或悲、或叹、或悔,我读到了季老的真情实感。
季老的写作功底令人赞叹,质朴却不失才华,古诗词信手拈来,博通中外。就如文中描写交际花:
“在人群中走来走去,如鱼得水,左边点头,右边哈腰,脸上做微笑状,纵横捭阖,折冲樽俎,得意洋洋,顾盼自雄。”
描写高中校园:
“此地遍布荷塘,春夏之时,风光秀丽旖旎,绿柳迎地,红荷映天,山影迷离,湖光潋滟,蛙声塘内,蝉噪树巅。”
季老的写作功底离不开大量的课外阅读。季老声称自己“闲书”看得数量极大,种类极多,没有体会到什么害处,反而引用了鲁迅先生说的写通写好文章要多读多看。
可悲:内心孤独
1、离开母亲
可悲之一是幼时离开母亲,季老描述自己“六岁离开母亲,童心的发展在无形中受到了阻碍”,并声称“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每每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并曾多次从梦里哭着醒来。”
在书中季老十多次提到母亲,中间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待了几天,最后一别就是八年,母亲四十多岁就奔赴黄土。
在《奶蜜盐:家庭教育第一定律》一书中,作者张文质提到:
“学界大师季羡林先生,到了80多岁还发出生命中最深的感慨:这一生最大的痛苦,就是过早地离开了母亲,如果有机会的话,他可以什么都不要,就生活在母亲身边。这是他对自己一生的一种反思,但一切已不可能逆转,母爱缺乏的那种痛苦终究是没办法弥补的。”
在季老决定离开德国,最难过的一关是女房东,她放声痛哭。而季老第一次未能离开,女房东仿佛凭空拣到一只金凤凰,季老也有游子还家的感觉。季老与德国女房东亲如母子,也是感情的寄托。
2、离开“博士父亲”
季老的“博士父亲”瓦尔德施密特教授毫不利己地将毕生学问传授于异邦的季老。虽然教授从战场上活着回来,但他儿子却把生命留在了战场。教授夫妇只能住在养老院度过余生。
在季老第二次去德国,在敬老院看望老教授后,在分别之际老教授活像一座塑像的形象永远停留在了季老的心中。
“博士父亲”让季老在异国得到了温暖,季老却无法给他养老送终,只能任其在养老院孤独终老。这对于季老来说是余生之痛,季老感到凄清与孤独。
3、失去挚友
季老在汉学研究所同哈隆教授成了忘年交,看到哈隆夫妇过着寂寞凄清、郁郁不得志的生活,心生同情之情,且好友又早早过世,季老悲痛不已。
《繁华落尽是孤独》一书中,作者季羡林大师幼时离母、寄人篱下,留德经历战争,十多年无法与家人团聚,季老学术造诣高、受人爱戴且高寿,看似显赫,一生繁华,但都只是表象,内心的孤独一直伴随其左右。
看完季羡林大师的《繁华落尽是孤独》,我不禁想继续读季老典藏系类的其它七本书籍,看看这位“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是如何运用孤独,在孤独中获得了一个闪耀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