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纪晓岚才华的逐渐展示,乾隆惊叹这位才子才思敏捷,为了更好地为己所用,及时帮助自己解困,纪晓岚逐渐被乾隆重用,逐渐成为乾隆的肱股之臣。乾隆五十五年,纪晓岚升任礼部尚书,随时陪伴乾隆左右。
一日,乾隆皇帝与纪晓岚君臣以百姓打扮,在街头一酒店闲饮。酒家悬一方形红灯,四面各写一酒字,乾隆皇帝心有所动,便得意地说道:“朕出一上联,卿若能对出,允饮余酒。”乾隆皇帝吟出的上联是:
一盏灯,四个字,酒酒酒酒。
乾隆皇帝说出上联后,自思下联,苦苦思索,却久思不就。原来随口吟出的上联,却是一副绝对。此联既嵌有数字,又连迭四字,要对得工整很不容易。
乾隆皇帝说完,纪大才子也愣住了,觉得这副上联不容易对。沉默片刻,恰好一更夫打更,鸣锣而过,纪晓岚心头一动,忽有所悟,遂说道:“圣上,下联有了。”
“什么对句,说吧。”乾隆皇帝很惊讶。“对句是:二更鼓,两面锣,镗镗镗镗。”
“很好,很好。”乾隆皇帝高兴得哈哈大笑,于是君臣二人痛饮一番。
又一次,纪晓岚随乾隆皇帝微服出巡。那是在南巡途中驻跸的州府发生的一个故事。当地街道整洁,古风犹存。君臣二人坐在酒楼上,闲看街景。这时,有一抬迎亲的彩轿经过,乾隆皇帝回顾纪晓岚,说道:“卿若饮朕酒,得续朕诗,朕赋前三句,末句由尔完成,佳则饮酒,否则应罚作东道主。”
纪晓岚回答“谨遵圣命。”
乾隆皇帝赋的三句即景诗是:
下边锣鼓响丁冬,
谅必新人在轿中。
今日洞房花烛夜,
乾隆皇帝刚刚吟完,纪晓岚立即续道:
玉簪挑破海棠红。
这一句续得切事切情,语意双关,比喻不可言妙,洞房情状,尽在其中。乾隆皇帝大喜。纪晓岚以他的聪慧才智和幽默俏皮,又一次赚得酒喝。
又有一次会试,乾隆皇帝为新辟考场题匾。思之再三,乾隆没有找到恰当的词句,便把纪晓岚召入宫中,命他操刀代撰。这次乾隆皇帝直接对纪晓岚说道:“朕召你入宫,非为别事,代朕撰一副科场匾文,命意有三重:一是朕垂爱贤才,二是考官为国选能,三是举子读书上进,卿意下如何?”
纪晓岚听了后,心想那有这么好的词句,面面俱到。心里这么想,但里不敢反驳,只好说:“臣遵旨。”
乾隆皇帝说:“那就说说吧。”纪晓岚思索了一会,实在想不出兼有三项命意的句子。就把具有单项意义的句子说一番,想试一试乾隆皇帝的反应。纪晓岚于是说道:“雁塔题名。”
乾隆道:“此仅指取中进行而言,不可!不可!”
“咀英嚼华。”那也不行,此句出自韩愈《进学解》之语,专指好文章。
“那仰沾雨露呢?”纪晓岚故意从沐浴皇恩的角度说。不料乾隆皇帝坚持三项命意要齐全,对纪晓岚掷出的这一句也连连摇头。
纪晓岚不能侥幸过关,只好跪地奏请道:“容臣回家思索。”
乾隆皇帝道:“好吧,限你一日,否则,受罚。”
这一下把纪大才子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回家后坐立不安,饮食无味。他的夫人马月芳见他如此,知道他心中有事,便问他为何这样。纪晓岚只好硬着头皮老老实实告诉夫人。
才女马月芳听纪晓岚这么一说,意识到必须从语词与别的语词的联系上思考。突然有句常用之语跃上心头。她笑道:“有现成之语,你为何不用?”
纪晓岚茫然不解,眼睁睁望着夫人。
“天子重英豪”马月芳说,“岂不恰切无比?”
“啊一一”纪晓岚顿时明白过来,高兴得拉着马月芳转了两圈。
原来这是人所熟知的一首诗的首句:
天子重英豪,
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
提起首句,人们就会自然想到下面三句,这样乾隆皇帝所说的三重命意全嵌在其中了。
第二天,纪晓岚信心百倍将“天子重英豪”一句献给乾隆皇帝,乾隆一看,果然欣喜,连连夸赞:“题得好!题得好!”不过乾隆皇帝对纪晓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找到佳句很奇怪,朝罢,乾隆悄悄问纪晓岚:“卿昨天如此词穷,为何今朝有此妙句?”
纪晓岚不掠夫人之美,据实奏呈。
乾隆听了哈哈大笑。“想不到饮誉海内大才子,原来是夫人马氏一门生!”
“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无止境啊!”纪晓岚只好嘿嘿地自我解嘲。
注1:驻跸,停留之意,特指帝王出行时沿途停留暂住。跸,1古指皇帝出行时,清扫道路,禁止通行。2也指皇帝的车马、仪仗等。
注2:朝罢,即朝毕,上朝完毕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