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说过:
“一个人活着,就很难同时做到又有趣又有意义,你要是想每天都活得有意义,那你一定就牺牲了一点乐趣。”
旅德摄影艺术家王小慧继续延伸:
或许我们很难活成第二个黄永玉,但漫漫余生里,我们可以试着做野孩子。
对自己、对朋友、对爱人、对生活,再多一分肆意,少一分顾虑。
做个有趣的人。
深以为然。
不想活成“鱼眼睛”,怎样“遇见喜欢的自己”呢?
1
你 是 谁?
人生后半场,是时候认清“你是谁”了。活出生命本然的样子,喜悦和绽放
新闻里常常展现的新科技让你惊奇;
孩子口中蹦出的新名词让你一脸懵态;
手机里各种app让你痛快也无奈;
如今的世界变化太快,互联网技术的冲击太大,我们过往的认知常常被完全颠覆。面对变化,会茫然无措。
其实不止是中老年人,即便是年轻人也常常有被“out”赶脚。变化和不确定性让我们焦虑,会自觉不自觉的退后,去当生活的旁观者。
其实,当下真的是“成为你自己”最好的时候。
这个时候,我们先不去想“是谁的儿女,是谁的丈夫或妻子,是谁的爹妈”,只去想“我最喜欢的”“我最擅长的”“我想成为怎样的”
然后满怀好奇心去探索学习,努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我12岁开始记日记,写就成了我喜欢做的事。只写给自己,是日记;发表出去,就是我的“作品” 。所以现在我们以文字的形式“见面”了。
写的好不好?会不会被认可?会不会以此挣钱?忐忑吗?
“管他呢!”喜欢写,想发表,自己认可就好,如果能带给别人阅读的快乐、共鸣、思考,当然最好。
如果因此挣了钱,那就是对自己“喜欢”的奖励,是自己“够好”,心满意足笑纳啊。
这样想,就这样“上道”了,边干边学呗。
世界有条“吸引力法则”,你会发现,当你心心念念你的执念时,需要的会一点点靠近你,成就你。俗话说“说曹操曹操到”一个道理,想什么来什么。
世界还有条“墨菲定律”,就是你越怕什么,就一定会发生!
看出来没?就是你想活的幸福,过得滋润,就得不停让自己往好处想,想好的,做好的,才能得好的。美好来自于绽放的生命力。
世间是个大道场,人生有个根本的任务“找到自己,强大自己,超越自己”。
2
接纳与成长
打开自己,向外接纳新事物,让自己持续成长。
我太感谢互联网、微信了,于我父母辈的老一代人,互联网、微信让他们有了连接社会、亲情、友情的极好桥梁:
朋友圈、头条中的及时新闻,让世界的变化尽在“手中”,没有被抛出社会车轮的行进感;
儿女子孙,亲人的生活点滴画面,虽不在一个屋檐下,甚至隔着千山万水,透过屏幕,依然如同面对面,让他们心安;
曾经的同学、同事,无论天南海北,随时随地可以互相感知生活,分享体验,人际交往通道畅通;
“度娘”的“百科全书”功能,分分钟找到答案,让爹妈更是有了不求人的成就感;
“李家奶奶”“赵家爷爷”超市购物不过瘾,在“万能的淘宝”里也淘的乐此不彼……。
于我们又何尝不是呢!互联网技术带给我们生活太多的便利、品质和无限可能。
现在进入到知识付费阶段,免费可学的也太多了啊。只要你想学习,学朗诵、学绘画、学音乐、学做饭,想创业,借助互联网和各种APP都能实现。
科技改变世界,也丰富了我们多彩多姿的生活。想做就做,无限可能的未来值得我们活力满满去探求。
忘记年龄,别设限,别放弃自己,迭代自己,想学就学,想做就做。
3
极简与小确幸
试着极简生活模式,感知生活中的“小确幸”。
前半生被“物化”“妥协”主宰的人生,冷暖自知。
很喜欢网络上这样一段话:
希望后半生的日子有这样的心境“ 对于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是一种充满而富足的感觉;对于别人拥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会羡慕、敬佩、欢喜赞叹,但回过头来依然会安分做自己,追求自己喜欢的,充分活在快乐的满足中。许多时候处在一种“圆满自足”的状态。”
我的“小确幸”
在清晨,家人还在酣睡,自己坐在书桌前静静码字,神游;
健身房里,悄悄打量那些好身材的健身者,默默咽下口水,在心里点赞;
堵车时,望见平行车中的小情侣抓紧时间玩“亲亲”,回味起自己的青春,甜蜜溢满心田;
蒸一笼包子,用荞麦加全麦面做皮,馅里红黄绿白黑,热腾腾出锅的刹那,那得意劲儿,好像包子入口,健康全家的愉悦腾空飘起;
尽心尽力去做事,没做成,甩甩头,“What zhe hall!(去他的)”享受一小会儿失败的沮丧,这也是生活的一种滋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小确幸”,微小而确实的幸福。只是你得有看见的眼睛和感知细微美好的心灵。
尝试极简生活方式。从加法过渡到减法生活,最大限度利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遵从本心做事,获得更大的快乐和幸福。
①欲望极简:想明白自己的真实欲望,不盲从,不跟风,放时间和精力去努力做自己。
②精神极简:确定自己的追求,专注于自己的爱好,充分投入,享受乐趣。
③物质极简:明确自己欲望和需求,不买不需要的物品,需要的就买好的,充分使用;精简生活所需。
④信息极简:减少使用社交网络,控制每天手持手机的时间,不关注与己无关的资讯。
至此,我开启极简生活之旅,也会陆续分享这方面的感受和做法,希望一起探讨。
尼采说人的精神有三种境界:骆驼、狮子、婴儿。
骆驼,忍辱负重,被动听命于别人或命运安排;
狮子,把被动变主动,由“你应该”到“我要”,一切“由我”主动争取;
婴儿,一种“我是”的状态,活在当下,享受现有的一切。
想想,你在哪一层?喜欢哪一层?
我呢,现在只告诉自己:
王小波说:人只有此生是不够的,还应该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
读喜欢的书,去想去的地方旅行,交有趣的朋友,培养适合自己的爱好,把每一个当下的日子用心经营,用爱来过。
漫漫余生里,我们可以试着做野孩子
再多一分肆意,少一分顾虑
做个有趣的人。
作者/编辑:陈昕50+的午后茶专注50+的有趣生活
***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喜欢,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自在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