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途的最终,我幸运而又痛苦的发现,我确实是一个内心并不富足的人,但再过去的十几年中,我不断向外界寻求认可,用尽全身力气做出各种成绩,以名头、荣誉等级作为自己的证明,但那是错误的方向,我终于发现自己已经到了筋疲力尽的时候,再也无法燃起心中的斗志,但我想,这正如老师所说的一般,是机体的自我保护功能启动,提醒我要停下来,要选择一条现阶段该走的路,于是这个假期,我推掉了所有的学生工作,感受真实的生活,接触真实的世界,我并非真的想学会多少技能,而是希望通过这个过程,能找到真正的我所热爱之事,这个过程很艰难,在我面对真实世界时,它是那么的熟悉而又陌生,但我必须踏出这一步,否则我必然会迷失在无尽的追逐成功的深渊当中,再难,我也会走下去。
不得不承认的是,互联网时代,信息越来越多,但人太聪明了,在大数据的支撑下,我们主动或被动的接受我们想看到的信息,进入了信息茧房,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就误以为周围的世界都是这样的,可世界怎么会是只有一个固定的样子,所以我庆幸的是,我能够在这段状态极差的日子里,走出家门,坐上动车,去到别的城市,感受不同的文化,在休息之余,一本纸质书也能让我浮躁的心平静下来,当然,有时候比较晦涩难懂的时候,也会烦的不想看,那就把它合上,下次看或者换一本书。
我想书中大抵是没有对每一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的,即使有,也不过是前人遇到过类似的问题,留下过程以供后人参考罢了,没有一个问题是一模一样的,否则大家照着书上教的就可以把生活过好了,在现在的我眼里,一本好书的作用,就是能够让我安静下来,跟着作者的思绪,在想象中经历他所讲的故事,是真是假其实并不那么重要,因为我们想象的和他所描述的不可能完全一样,怎么写,是作者的课题,怎么想,是读者的课题,所以便有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共识,读书未必能让自己过上多么富足的生活,或是成为地位多么高的人,但读好书,找到自己该读的书,一定可以让自己的内心足够强大。
当外界的一切功名利禄褪去,仍有一颗强大的心能够让自己安于浮躁的尘世而不慌不乱,这是最终的目标,并没有量化标准,以读了几本书或读了几遍来判定是否内心富足,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课题,只有我们自己能感受到,所以不要问读多少书,读多少遍,并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而是为了建立真正内心的强大力量,而非达到一个水平后自己评价或被人评价,就去读吧,别停下来,读多读少,读深读浅,自己把握。
当然,读书的环境也很重要,现在我才真正理解“孟母三迁”到底有多大的意义,当我在宿舍看书、在教室看书、在图书馆、动车上、家里、人多的地方,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效果也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好的读书环境不一定能让自己把书读的多好,但我们要尽力找到一个良好的环境,因为一个不妥当的读书环境很容易让自己无法专注或是容易放弃,世界上有极度自律的人,有在任何环境下都可以怡然自得,无所谓外界纷扰的人,但我清楚,我不是这样的人,或者我还远远达不到这样的境界,所以我必须尽可能排除对当下自己最需要的东西能造成干扰的因素,这样我才能扎扎实实的,往前走。
我现在还没有找到自己所热爱之事,但我已经在路上,并坚定不移的开始跟着自己的心走,我不能否认我还渴望功名利禄,但我不把它当做主赛道了,我的主赛道,是做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内心富足的人,我可以去感受各种各样生活,接触各种各样的人,经历各种各样的挑战,经受各种各样的挫折,去获得荣誉、金钱,但这些都只是不同过程,不是终点。
2022年7月16日
三明北-漳平西
D6573次列车05编组01D座位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