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亦即《易经》,是中华民族经典文化中的瑰宝,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它涵盖天文、地理、军事、科学、哲学、医药、预测......是一个体系非常庞大,彰显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独有魅力的宇宙之窗,是中国世代圣贤用勤劳智慧总结出来的结晶。
近年来,许多传统文化被人们冠于迷信的称号,好多人没有深入了解,就将之轻易的挂上了迷信的外壳。以致读者寥寥,渐渐无人问津。
事件发生的转折点是,2005年韩国对"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了,尽管后来查询相关资料说到这个"江陵端午祭"只是一场活动而不是一个节日,但是却渐渐引起国人对传统节日以及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重视。泱泱大国,本土节日和传统文化日渐冷淡,却在国外逐渐吃香,而国外诸多节日在各大商家的宣传下却入侵得愈演愈烈,渐渐的大众呼声越来越高,国家也开始重视起来了。到了2009年,我国也对"端午节"这个节日提出了申遗并且已经成功,使得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2017年全国II卷高考试卷作文,有选题作文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该句话出自于《周易》。这是传统文化《周易》第一次出现在国家高层次的试卷里;2019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I卷 :又出现了一个选择题,是关于我国古代典籍《周易》用"卦"描述万物的变化和发展规律的。这次《周易》不是以"易理"的形式出现在语文试卷的古汉语考试中,而是以"象数"的形式出现在数学试卷中。
传统文化终于得以慢慢抬头,《易经》终于得到了人们的肯定!而由易经延伸分化出来的预测学呢?是否同寺庙里面抽签预测一样捉摸不定,无法利用科学解释?能不能利用心理学来解释?有什么科学原理,能否得到主流科学的认可?
同样,由易经分离出来的风水学术的待遇又如何呢?风水的精华在哪里,如何使用科学合理解释风水的原理?风水,是《易经》在方位上的应用,是对人们居住行为的指导。阴阳风水是我国人们经过几千年来的实践验证,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学问。阴阳风水也是一门科学。它综合了环境工程学、建筑学、气象学、人体生命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规律。同时,风水学也是仿生学。就是说,地球也和人类一样有经络穴位,地球的经络就是各种矿脉。地气顺畅,则利于人类居住,地球的经络穴位不畅通,即地层积蓄了不平衡的能量,则容易发生各种大自然灾害,比如地震、火山爆发,滑坡,干旱洪涝......,严重影响乃至威胁人类的生存发展空间。关于"地层积蓄了不平衡的能量"怎么形容呢,就比如人们在山体边修筑堤坝时,都会弄一些通气的小孔,就是为了释放地气,好让堤坝稳固,不然容易崩塌,就是这个道理。就像人的经络穴位不通,则气血不通就会生病一样,房屋也需要有进气排气功能等等,不然住的很闷,不舒服,容易生病。只有达到天地人相互和谐的状态,就是最合适人类居住的状态。
易经传承了几千年,得到了人们的承认,风水也传承了几千年,目前却未得到大众的认可,仅仅是因为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吗?风水何时才能得到科学的合理解释进而得到承认?我们在高考试卷上拭目以待。所以说,高考,你欠风水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