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呼吸之于生命,沟通是维系个人健康、建立满意的人我关系和促进生产力的关键。
——维琴尼亚•萨提亚
沟通:现代人生存必备技能
我们的生活,无时无刻都在进行沟通。
在街上不小心撞到行人,我们会说“不好意思!”,让对方知晓你不是有意的。简单一句话,就能让对方好受些,减少不必要的矛盾。
我们会跟亲友、孩子、同事甚至自己产生许多对话,可以说,人与人之间就是靠不断的对话连接起来的。
可你知道吗?沟通的功效远比你想象得要多。
学会沟通的话,你会发现自己在谈话中掌握更多讯息,知道如何引导让双方找到共识,与人的关系也会更加和谐。
比如当孩子在车上哭闹,擅于沟通的父母可能用几分钟的谈话就让孩子平静下来。
而大部分的父母,可能会选择用强制的语气叫孩子不要哭,却发现越喊孩子,哭声越发凄厉大声。或者虽然孩子终于闭嘴了,可眼神充满恐惧或愤怒。
以上的情况,不是真正的沟通,是让孩子“听话”而已。
“听话”是单方面接收对方的讯息,而真正的沟通是指双方有对话、有交流。
过去,我们习惯“听话”的沟通模式:父母老师让干啥就干啥,没有问题。
可现在,我们已经来到“对话”的时代。
尤其在获取知识特别便利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有主见,也更有批判精神,不愿意再单纯“听话”,更加倾向“对话”的沟通方式。
“对话”的沟通方式不是双方表达想法就好,而是通过一来一往的交流,挖掘出双方的真实的目的、想法还有情绪。
这样“对话”的沟通能力,可以帮助我们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情感关系。
在许多关系里,我们常常需要运用沟通的能力。
老师要让学生认真投入学习,太太希望先生协助分担家务,父母要引导孩子积极、负责任,上司对员工有所要求等等,都需要进行“对话”来沟通,才能有效达到目的地。
好的沟通,不仅让双方高效、精准地达成共识,还能迅速增进彼此的了解。
良好的沟通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技能之一。
全民幸福社邀请您一同学习本期拆书学课:第一讲 影响沟通的因素--身体姿势,由首席导师徐秋秋为您详细拆解,让您一步步领略到沟通这门艺术的魅力。
(关注同名公号)
肢体语言最诚实
在沟通的过程中,肢体语言是最能显现一个人内心的真实想法。
美国传播学家艾伯特梅拉比曾给出一个公式:信息的全部表达=7%语调+38%声音+55%肢体语言。从中可看出肢体语言在我们传达信息里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所说的话、表情都可以快速有意识地控制,可唯独肢体动作很难被快速调整,通常不知不觉就会展现出来。
比如当两人在说话时,对方虽然看起来在认真倾听,可双脚前端已往旁边偏移,比较敏感的人就会察觉到对方想尽早结束这场谈话。
研究指出,教师在上课过程中的举动,例如:讲话语气、面部神情、心情态度等等,都可以影响教室氛围,而教室的氛围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教师肢体语言是否应用得当,会直接影响教学成果。
还记得以前上课时,三五好友一起聊天,突然抬头对上老师凶狠的眼神,大家马上噤若寒蝉,赶紧回到座位。
事实上,老师根本什么都没说,只要透过目光接触,就可以直接传递给学生讯息。
许多有经验的教师会懂得利用肢体语言来调控教学的氛围,维持班上秩序或调动学习气氛。
肢体语言对沟通的最终效果起到超乎意料的影响,如果可以读懂这些信号,就可以将其为我们所用。
比如透过观察对方的身体姿势,来更完整地理解别人的意思,并更好地捕捉对方对我们的言行所做出的反应。
甚至,我们也可以以此调整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让自己更积极、投入和平易近人。
社会心理学家艾米(Amy)曾在Ted上发表,肢体语言影响别人对我们的看法,但也可能改变我们看待自己的方式。
她认为,即使在我们不自信的时候,摆出“权利姿势”也能增强自信感,并且会对我们成功的机会产生影响。
“我们的身体会改变心理,心理会改变行为,而行为会改变结果。”
不管是接收他人传递的讯息还是自我提示,人们对肢体语言的敏感度可能远超你的想象。
如何善用肢体语言让自己和他人更好地融入谈话?
如何提升与他人和团队的沟通效果?
全民幸福社邀请您观看本期拆书学课:第一讲 影响沟通的因素--身体姿势,经由自我觉察和了解,学习新的沟通互动方式,让良好的沟通引导出相互滋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