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
张老师是一所城乡接合部小学办公室主任,下面的自述是案例内容。
案例呈现:
学高为师,对知识的需求是源源不断的,读书是很好的途径。但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一、读教育专著坚持不下去,读不完就放下了。想想原因可能是没有养成好的读书习惯,没有固定的时间静下心来认真读,毕竟教育专著不像杂志上的小说故事性强、简单有趣, 是要走心的,一天繁重的工作结束后,没心思读。二、总感觉没时间。很多老师都觉得学校的工作特别多,活动多、检查多、教学任务多。忙完分内分外的事,就没有多少自己的时间了,于是就不读了。
诊断分析:
作为办公室主任,或许如张老师在文中反映的“官不大,事不少”,人忙、时间少。无法静心读书,没有时间阅读,这或许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只是有的教师说法不同,家务事太多,孩子太小,爱玩手机,理由不一而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二:可能没有养成好的读书习惯,工作繁忙导致身心疲累而难挤出时间。不可否认,读书习惯对教师阅读具有重要性,也不可否认大块的时间对教师阅读所起的作用。但是,我们除了呼吁学校尽力消除繁杂事务、少折腾而务本,还需要多从自身出发,优化事务处理与时间的安排,减少事务并提高效挤出时间,以便静心阅读。
建议对策:
无论教学岗位,还是管理岗位,或者兼任两种岗位,想实现较好的专业发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优化事务安排挤出阅读时间都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阅读习惯的培养,可采取缓坡度阅读、多处摆放同一本书、加入读书集体组织、多交阅读高手等策略和措施,使阅读处于一种自我驱动和外部驱动同时发生作用的态势,最终实现独立阅读上路,逐渐过渡到阅读名著的阶段。
关于事务处理,需要学会用“紧急且重要、紧急但不重要、重要但不紧急、不紧急也不重要”这四个关键短语,落实坐标分析法,每天都如此优化处理事务,提高执行力和办事效率,挤出阅读时间。还可以在统筹工作的时间分配中,划出独立而清净的时间版块,以保持必要的阅读时长。
教案书写可以考虑写成简案,读书笔记可以改为书面批注,对报刊快速而有重点地翻阅,以埋设阅读的效率、养成阅读的可持续性习惯。在碎片化的时间内,根据时间长短、篇幅长短和个人阅读爱好,用手机下载并安装相关书籍、软件,保证随时阅读适切的内容。
只要抱有强烈的读书愿望,因况制宜地进行阅读,还是大有可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