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过世,我在回家奔丧的列车上打开了《此生未完成》,在摇晃的列车上,我看到泪眼模糊,几度哽咽。的确,之前了解于娟也仅仅是因为那篇“晚睡导致乳腺癌”的赚眼球式文章,但她的文字显然不止于此。读《此生未完成》,我感受到的是浓浓的爱意,是父母、丈夫和儿子与于娟的真情,是于娟的坚强勇敢感动了我。于娟并未在书中大肆渲染自己所遭受的疼痛,但依然令读者触目惊心,常人几乎很难想象“痛死过去”这样直观的感受,而她已经痛到无法承受一丝震动,必须用防震泡沫包裹才能移动,可她一声不吭,不喊不叫,这样的女子怎能不叫人佩服?
整本书其实仅有一半在叙述于娟得病的经历,这中间又穿插了大量她在病房的见闻,如“义乳”、“黑色幽默话自杀”、“孔雀爷爷”、“资助的伙伴”等,有一大部分讲述她发病后的治疗过程,还有极长的一则被骗的故事,书的后半部分讲述了于娟的童年,她与表哥的感情,她的几段友情(颇为奇怪地插入了一个女生的故事),所以关于她在病中的状况其实篇幅不多,讲治病措施和避免患病经验的内容更少,只有那篇“‘为啥是我得癌症’的非学术报告”中做了集中介绍,那些想从她的死亡笔记中获得一些警告的人或许会失望了。
没有人能知道自己患癌的真正原因,于娟同样如此。我们能从书中了解到的,大概是室内甲醛污染、吃肉、吃海鲜、暴饮暴食、晚睡、因拼命考试而耗尽心血的熬夜等(或许还有书中未提到的,反复腰痛骨转移却没有及早治疗)。当然最重要的是,作者反复强调的,精神承受的高压。她后悔自己的野心,懊恼对名利权情的追逐,她太过拼命,太过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太过争强好胜,太过完美主义,太过喜欢操心。如她自己所说,三十岁之前她因欲望和执着而活着,而患病之后,她“只要活着就好”。在如此简单地愿望之下,其他一切外延自然会无暇顾及,只是领悟这一切的代价未免太大。于娟所说的“人的快乐应建立在可持续的长久人生目标上,而非短暂的名利权情”,应被铭记。
但有一个小疑惑,于娟在书中反复强调,她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求生欲,是因为她是女儿和母亲,她要为了父母和儿子活着。“为他人而活下去”似乎是极其高尚,仿佛做的一切都有了更崇高的理由,但我总觉得哪里不对,难道那些没有父母,也没成为父母的人,就没有活下去的理由了吗?难道“为自己而活下去”不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大声说出来,我想为自己活下去呢?
评《此生未完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