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文坛,已经成了圈内人的自嗨锅
梨花体、口水诗、三尸体,都是个啥?
当今文坛,特别是诗shi坛,已经成了“自嗨锅”。
不是所有的创新的东西都能成为应用!
多年前海尔洗衣机根据来自市场的调研研制出一款能“洗地瓜”的洗衣机,没普及,成了笑柄。
当下的平顺社会,却在文坛上起了一阵妖风,媚俗、媚权、媚贵,追求新奇特,即便是恶心,只要能博人眼球,就会有人吹捧、有人护法、有人创造性地给予各种冠名、赋以新的“shi体”。文痞之风,胜于一时。
创造者也许一时信手拈来,蹲坑时一张纸的一时之兴人。没成想被正在无聊的文艺工作者拿来宣扬,表明自己的“发现”,由此产生了“新文体”,而自嗨锅内边缘人为附庸涮存在争先恐后,唯恐自己不能在shi中嗅出香来,彰显自己鼻子的庸俗。
当百姓群嘲起,有些锅中老姜自然心知肚明而选择沉默,有些锅边者急于护法,抛出大众“不讲武德”,不能群殴。其实可以单挑,但因万众一心,护法者又一时难以挑中特定对象。
更可怜的是,护法者也从骨子里明白这些作品的“烂”,一时心急,秃噜了嘴,将心理定性的烂说了出来,结果应该不妙。也自此闭嘴,靠时间淡忘。
而另一些靠厕所蹲坑一时抒发而早些日子成名的“先驱”(读音qu),因文体味道相近,生怕这“新体”被灭,殃及自己,赶紧出来飙几句高音,唱几句高调,已以彰显超越普罗大众的高度,于是便有了中国人民与西方“一百年”品味的差距。这百年差距,因是高深的“诗体”,一般人难以品味,只有现有文坛的少数几个以自嗨锅作为超越满汉全席的现代高人,才能懂。我也挺敬佩和惋惜它们,毕竟高处不胜寒!
请这些高端诗人们朗诵一下自己的诗!
既然是高明的诗,只能意会而不可言传,不是一般人可以在公共场合朗诵的。
由此我脑补画面,傲夫、浅浅、丽华、彭敏们,在一个高级雅间,与一众捧哏一起围着自嗨锅,以筷子击节,一个一个地深情地朗诵着自己的得意的高深的诗,赢得一阵阵叫好声——“张建华在么,他母亲说在,在大便”(好——掌声),“再吃点吧在吃点吧在吃点吧”(好诗,兴奋地掌声欢呼声).........
我们百姓,不知雅间内事,在雅间外,吃着庸俗的火锅,大声俗语:白日依山尽......锄禾日当午...........宜将剩勇追穷寇........打死你这个狗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