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途:2017年第39周


1、观影《海边的曼彻斯特》

两个多小时的电影,看得昏昏沉沉,但不嫌长。

前段时间看了敦刻尔克,同样的暗蓝色基调,但海边的曼彻斯特这种不着边际的消沉与漫长的伤感,反而比敦刻尔克这种片刻的绝望和撕裂更让我感到心疼。

不要替他人悲哀,这会使得他更容易走出来。

很多事情,其实也都是这样。

2、读书《新物种爆炸》

飞机读物,机场随手买的。

全部都是大道理,全部都是认知升级,全部都是小米华为特斯拉。可能没有任何一个时代会像这个时代一样需要变革者吧,我是说,看上去。

不连续性生态爆炸人工智能入侵,已经不能好好说话了。

但这本书恰当好处的警醒了我,应该说声谢谢。

3、听书《美好生活》

一本关于中产阶级诞生和变迁的书,蛮有意思。

和罗胖前段时间提到的价格区间定理有一些相似,只不过,中产阶级除了用钱来区别于工人阶级,还用时间,以及随之产生的所谓格调。而“中产阶级”和“美好生活”这两个词的彼此成就和代言,也为当代社会的消费升级营造了非常肥沃的土壤。

可能在我国,中产阶级的画像并不是很清晰,因而一系列亚文化其实某种程度上起到了中产阶级的符号作用,比如“文艺”,比如“小清新”这些。

对我的最大启发则是,在这个无限碎片化的时代,如何去定义,每个人的美好生活?

4、读书《光的疗愈者》

接下来想重返身心灵领域开始新的研究方向,读了一本之前存档的书,慢慢找回一些感觉。

也和朋友聊到了“灵性”这个话题。

为什么我会开“工具力”这门课程?就是因为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把自己当成了工具,而不是使用工具来为真正的自己服务。

因为掌握了某个技能四处炫耀,因为工作升职欢欣鼓舞,因为别人一句话自我陶醉,这些都很好,我也会因为很多生活中的小亮光由衷喜悦。

关键的分水岭在于,“你”是否还在?


1、五篇课程设计文章

开始试着把课程设计的整套系统输出出来,不着急,慢慢来。

教学是充满遗憾的艺术。教学设计尤是。

2、策划输出力2.0 群星闪耀时

很快输出力学院要一周年了,输出力2.0计划也慢慢浮出水面。

接下来一整个月,都会闭关专心打造新的系统。

忽然想起李欣频老师的《推翻李欣频》这本书,之前看的时候不是很欣赏书中的很多做法,认为是不守承诺、不负责任。当自己逐渐达到一定的高度时,才慢慢发现,你的每一个当下都是在对过去的推翻,除非你的人生已经是没有任何前进的重复了。

虽然还不知道明天是什么形状,但真是很期待的吖!


1、厦门鼓浪屿的海边

2、和海蓉宝宝

3、随手买的椰汁饮料双胞胎

4、一个“豆瓣范儿”的淘宝广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花儿开了败, 鸟儿飞了回。 一双眼睛凝视着, 生命的轮回, 眼睛透过黑夜, 染上浓郁的黑。 黑色的眼睛, 无法看到...
    秦爱纷奢阅读 456评论 2 3
  • (一)晋王三矢 历史其实就是故事,本不应该如此枯燥。作为一个积极向上的傻逼,我们今天就先来讲一个积极向上的故事。故...
    fb02e35a0b32阅读 3,105评论 19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