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选自高二语文上册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它被安排在本册书的最后一个单元即第六单元中的“自主欣赏”部分的最后一课。本单元的文章篇幅都不长,但是形式自由活泼,选材更加贴近日常生活,富于情趣,有人情味,且不乏理趣。作家们在文字中反应生活和个人情感世界方面比传统的古文更加不受限制与拘束,也更加更够显露自己的真性情。在学习这类文章,不仅是可以从中收获审美的乐趣,还可以感受到作家的创作自由和灵活,帮助我们减轻写作时的拘束和为难的情绪,打开我们创作的心灵窗户,启发我们用清新活泼的语言去写日常生活中那些平淡有蕴含深刻的人间大爱和真情实感。
《项脊轩志》作为本单元的一课,体现的文本特征是“文无定格,贵在鲜活”。《项脊轩志》是一篇回忆性古典散文,一篇十分精美感人的小品文,是围绕着一所破旧的百年老屋而贯穿了祖孙情、母子情、夫妻情、家族兴衰、功业仕途等复杂情感的文章。全文内容涵盖几个方面的内容,看似很杂多,但结构精巧,以一句“然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由可喜的轩中之景转成写轩中之事和人,由写景状物到即事抒情。记述分家时言语中没有带情绪的一个词,而“内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读来,这客观的具象的描述却令人感受到大家族分崩离析的衰败和作者的沉痛。写母亲是通过一个老妪之口,侧面描述母亲的言行,因为老妪是项脊轩的见证者,从母亲的一个微小的动作和平常的言语中表现了一个母亲对孩子最伟大最温暖的爱。祖母的描写是正面的三句话,看的出祖母对孙儿满满的疼爱和深深的期待。文章的前四段是作者十八岁时写的,后两段时时隔十六七年后作者补记的。此文在编入教材时将第四段删去。作者回忆妻子的部分是从两个场景:其一是“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其二是庭中枇杷树....亭亭如盖矣”。两个细节,也是平平淡淡中记述,可却是看出作者对亡妻的深深的无限思念和爱。全文看似随性而写,实则精心选材,精心雕琢,读来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平淡的语言中都是作家的深情厚意。
《项脊轩志》之所以能成为古代经典散文,直至今日依然经久不衰,人们去读它依旧感动不已。我想它不仅仅写的是一所老房子,三个女人,两种情感。它的情感内核是在讲人世间最常见的情,却又是最深沉温暖的爱。项脊轩已经成为一种象征物,它是一种埋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已经老去但又越来越重要的东西,它承载着一个人珍贵的成长时光,身上背负的理想和人生价值,承载着父辈们的爱和期望,它已经成为一种精神信仰和故园。当我们读到最后,画面就定格在那一棵当年妻子死之年作者亲手栽种的如今却亭亭繁茂的枇杷树前。我们被触动,热泪盈眶。然而文句中竟无一字是如“痛”“苦”之词。原来我们被感动的东西正是心底里隐藏着的:人对死亡的无奈,人对真爱的渴望,人对岁月的追念,以及人对真情的呼唤。我们不因为时代的变迁,历史的变更,还能被《项脊轩志》一次又一次动到心扉,是因为感动人心的东西永远都是不变的,是因为不论我们作为平民,或是贵族,我们每个人都逃避不了生活的无奈,都会有对生活的渴望、追念和呼唤。
人世间最美的和最感人的是人之常情。而《项脊轩志》全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