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重新复习了一遍李笑来老师得到专栏的最后一篇《执行力差的根源究竟在哪里?》
这篇文章的三个重点概念,“鳄鱼大脑”、“猴子大脑”和“人类大脑”,分别对应大脑从脑干到皮质曾的三个区域,我的理解为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想脑三个类型。
“鳄鱼大脑”是我们人类最早形成的大脑部分,在爬行动物时代就发展的很好,用来指导我们身体完成各种应急反应,就好像鳄鱼那样。笑来老师用了5个比较F的词汇来形容鳄鱼的五种应激反应:
1.对于入侵的同性,如果比自己弱小,Fight。
2.对于入侵的同性,如果比自己强大,Flee。
3.对于入侵的异性,如果是同类,那么Fuck。
4.对于入侵的异类,如果比自己弱小,feed。
5.如果以上都不是,那么就会Freeze。
第二层的“猴子大脑”则是在哺乳期时代就发展了出来,用李笑来老师说的是这一层的大脑用来生成各种情绪,包括最基本的恐惧、兴奋等,这样的情绪实际上是对外部刺激的高级综合反应,感受到危险要产生恐惧,以便迅速逃离;见到猎物就要兴奋,以便身体各个部分协调起来足够有效率来捕食猎物。
第三层“人类大脑”就是大脑中的最外层的前脑额叶,人类文明的开始就建立在这一层大脑之上,这一层大脑越完善人类的文明也就越发达。
由于第三层大脑发育的最晚,在提供能量的优先级上却是排在最后,大脑的耗能是占我们吸收能量的40%以上,而我们的血液系统的构成造就了大脑所需要的能量是从内部向外部逐级供给的,在现在的社会竞争中最有优势的前脑额叶却晚于管理本能喝情绪直觉得“大脑”获得所需能量,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那么多人在冲动后会有后悔的感觉了,本能造成的错误是最先发生的,然后才会有理性分析的“人类大脑”进行判断,然后再交由情绪脑和本能脑来识别错误。这也就造成了理性脑的发展需要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才能逐渐地体现出它的价值,也就是智慧的形成。
因为理性脑离供血系统最远,所以人不可能随时随地的都交由理性脑来处理遇到的所有事情,所以我们大部分时间还是交由本能脑和情绪脑来控制我们的行为,这在能量利用效率上讲也是非常合理的,甚至最好教给本能脑来控制身体,因为这个系统消耗的能量最小。
但是处在这个变化越来越快的世界中,理性脑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因为我们现在构建出来的世界只有理性脑才能理解,如果完全交给情绪脑和本能脑来控制我们的行为,那我们就几乎没有什么竞争力,就想人类的附属动物一样。
说完了我们大脑的物理构造和行为归因,那么再回到这篇文章的题目来说对于当今社会来说,对竞争很重要的执行力的强弱的区别在哪里。
在我读完这篇后理解的是,理性脑是处理复杂事情的方案提供者,而情绪脑和本能脑则是这个方案的执行者,从这个角度来看为什么说大部分人没有毅力坚持完一件事,是因为老是用本应该提出方案的理性脑来作为执行部分,而离供血部分近的情绪脑和本能脑却老是在理性脑执行的时候来捣乱,那么这个明显效率低下的组合注定是事倍功半的结果,那么毅力这个词就是对意志力的低效率应用的解释。
相反,如果用理性脑来决定方案,用情感脑和本能脑来辅助执行,理性脑定下方案后就不再消耗额外的能量而交由本能脑来执行,出现错误后由情绪脑进行反馈和收集,那么这也就是高手为什么能够做很多事情而普通人做一件事情还闹情绪的生理原因。就是因为这种高效率的快速行动带来的积累和本能固化使得解决问题的时间越来越短,当热就在后面的相同时间里差距越拉越大。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效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那么以此来看,错误的学习方式和进化方式就是不能够提高效率的方式,是注定会被淘汰的,那么提高效率的一种方式就是发现这个方式中的一些基本规则,就像这篇文章中提到的大脑的供能方式,这个是生理上的限制,我们是没发改变的,只能在这个构成上创造最有效率的利用方式,也就是分工协作,理性脑的资源最重要但是供给最慢就只能尽可能的让它只负责提供计划,而不是执行单元,计划出错再马上指定下个计划,而不是“亲自监督”执行。本能脑离供血系统最近,那么尽可能多的保留已经验证过的较好的习惯,让理性脑尽快的完成当前的任务然后去思考下一个问题。
记2017.9.24.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