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决定好好读点书,是五月份的事情;在简书尝试写作,则又是一个月之后了。
而之后几个月的生活,对自己来说可以是感触颇多,改变也是巨大的。
我发现,自己应该是很适合这样的生活节奏和方式;只是知道的有些晚了。
因为读书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而写作,让我逐步试着敞开内心。
读书给自己的内心带来了从没有过的充实。
以前的自己,实在是颓靡。
虽然或多或少,人都应该有一些自卑心理的。
但不同的是,有的人可以无视它,不让它影响到自己;有的人却被它压得喘不过气。
而我,就属于后一种。
我的自卑心理,最根本应该来自于幼年时期:该上幼儿园的时候,第一次送我去,我哭着要回家,忙于工作的父母没有太多的开导和劝阻,以后就在上班时把我锁在了家里。长期狭窄封闭的空间,使得自己从小就变得不太合群,喜欢独处。坐在家里的窗台上,独自看着其他同龄伙伴高兴的游戏,高兴的玩耍,仿佛与我无关;一个窗台的距离,就把我和整个世界隔绝开来?
虽然在童年时期,也体会过跟同学、朋友一起玩耍、游戏的快乐,但内心却不自主地越来越抵制集体活动。
这样的心理持续到了成年,仅有的集体活动,似乎只剩下麻将、游戏、或者饭局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地,我变的沉默寡言,思想却异常复杂,觉得自己在很多方面比不上任何人,失去自信;不敢也不会与人交流,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并且喜欢一个人独处,胡思乱想;久而久之,变的越来越自卑,更发展成自闭,甚至陷入焦虑,产生了极大的厌世情绪。
其实内心渴望与人倾诉,但是自卑让我无法释放自己。
最终后果是脑子感觉成天乱哄哄的,集中不起注意力,无法专心去做任何事情(现在也仍在困扰);而颓靡的生活方式,则给内心带来极大的空虚,觉得生活没有乐趣,悲观至极。
迟来的改变,来自读书。
而通过近几个月来的读书,慢慢地,我开始了解和正视自己的这些问题,明白了问题的原因所在,也明白了其实有很多跟我一样的人也在经受这些困扰,我并不是特例。
我开始逐渐学习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缺点,接受自己的弱点(尤其表现在近期的一些写作中敢于展示自己的一些弱点,虽然暂时仍处于小心翼翼的尝试中),并尝试着做一些积极的、有益于提升自信心的行为。
慢慢地,我发现自己有了一些积极的转变,最大的收获是发现自己正在爱上生活,接受生活给我带来的一切问题,并可以感受到生活中那些细小的欢乐体验。
总之一句话:是读书改变了我的心态,让我重拾生活的信心。
而在接触和初步了解简书之后,借着读书带来的那点自得,也带着点自嘲的心态,我开始了自己的简书之路。
慢慢地,我发现我似乎已经离不开这里:
从写下第一篇文章,到拥有第一个粉丝,第一个赞,第一份鼓励,每一次都让自己感觉到那些来自于四海八方的热心朋友的支持和认可。
从最初的缩手缩脚,到后来越写越欣喜,我开始体会到了书写带给自己的那种心灵上的释放,这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欢快体验。
这种感觉,应该是自由!
无限放飞心情、释放压力的那种自由!
也许这是久被压抑的自己一厢情愿的感觉,但是我深信其他任何一个爱好写作的人,都会感受到写作带来的最大的欣喜——自由。
这是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
有些时候,已经觉得,赚钱与否似乎已不是那么重要和急迫;但也并非没有可能,坚持下去,一切也许会水到渠成。
所以我又相继开通了公众号和头条,希望能够在不断地学习和写作中提升和充实自己,在更多的地方得到认可;当然依旧会有着写作变现的欲望,可是如果我能坚持下去,如果有变现的可能,我又为什么不呢?
那未尝也是自我价值的另一种体现!
很庆幸,我找到了重新感知自己内心的方式——读和写。
虽然已经浪费了大把时光,或许自己学习的过程要比80、90甚至00后要艰难许多;但是我也会有属于我的优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不同的心路历程。
况且,我才43而已!记得很久前看过一篇报告:青年的定义是20-—45岁。
我还是青年!呵呵。
我还有机会走好这条属于自己的路,只需坚持!
也希望怀着同样梦想、有着同样爱好的广大简友们一起加油,坚持下去。
还是喜欢那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