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中开始,我就习惯最后写题目。
要说我不想过早定义自己的作文属性,
不如说我想斟酌出一个及其出彩的精华按放在最开头。
就像我现在一样,我想让自己有个响亮的title。
同龄人一口一个国企,一口一个编制,再一口一个双休13薪,就足以让我羞赧到无法说出自己的工作,索性我就说自由职业。
但我并不是,我拥有个单休的小工作,单休的那天,是一个完全想要与床不离不弃的日子。
没有太多精力去做别的事,可能本身我就是个比较宅的人
促使我比较宅的原因,应该不光是骨子的内向安静,也不光是气血不足型的懒,更多的是穷。
想起曾经飞去y市,两天不到又高铁回C市的经历,不是y市的美食不足以蛊惑我,而是满天要价的住宿费让我忘而却步。
我想,那时的我,应该是个及其扫兴,及其不合格的旅友吧。
那时正值清明假期,淅淅沥沥的雨,零零落落的花。
风里湿漉漉,吹得人不禁裹紧了衣。
“如果到哪你都是这个死样子,还不如不来。”
我面对同伴的不满,迎上一句“那便回吧。”
这一程索然无味。
山还是那个山,水也还是那个水,
其实无味的不是景色,而是无味的我。
但是呢,本质我本质无味,可依旧营造出一个响亮的title。
我会无意间低调地说出,我那年飞去的y市,去过,还行。
诸如此类,我想,我其实是个不在意内容不在意实质,只想要虚名的人么?
我不是吧。
我只是想尽力抓住一个机会,一眼,中意。而此一眼,是核心,也是精华。
可是,一但你内容太不值得,甚至只是狗尾续貂,你这个title就是屎盆子镶金边而已。
所以,只有保证自己的内容很充实,很有意义,一个好的标题才能是锦上添花,才能是富丽堂皇始终如一。
但是好像这也是一种趋势,好多人可能过的是毛坯生活,但朋友圈却精装奢华,人往往都想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大家,譬如,初次见面时大家都彬彬有礼一样。
突然在此刻想到纳兰性德的一句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