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是一个盛产偶像的时代,无论是什么领域,什么行业,都在不停地复制偶像。
有一位牧师说,偶像就是清晨你起床想起来的第一件事。这个偶像可能是工作,金钱,权力,美色,荣誉等。
今天和一位弟兄聊到当前的信仰环境,他说一句话我觉得非常对。他说:发生那多事,我对人是彻底的绝望,对改革宗神学没有失望!我觉得把“改革宗神学”换成“上帝”更好。
偶像多数是“人”,而“人”往往是靠不住的。我们永远不能低估人性之恶,因此,当一个人被爆出丑闻的时候,这真是再正常不过了。
我只能感叹人性的全然败坏。所以当一个人被高举的时候,就离他破碎的日子不远了。
名人也罢,普通人也好,人一旦膨胀起来就必死无疑了。
2.
昨天在一个哲学群里看到一句话说“美育可以代替宗教”,这句话出自蔡元培。
我能理解蔡先生这句话的出发点,他是想启蒙国人。但是不得不说,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被这句话禁锢地太深了。
以至于,宗教之于国人,一直是被扭曲和误解的,他们对基督教的误解更甚。
我和一位哲学老师聊天,他说“说实话,我很害怕和有信仰的人聊天。”
我听了赶紧解释,生怕误会。其实,他误解的不是信仰,而是宗教。当然,我们也要反思,是我们信仰出了问题,还是我们自身的问题。
脱离人的罪恶不谈,美只是相对的。
有人说,美育是心灵自由的开始。
我觉得:美是有界限的,被扭曲的自由不是自由 ,是放纵 。禁锢和放纵都会产生扭曲,人们往往把扭曲认为是美,不是因为美的标准变了,而是人看世界的标准变了。
3.
这是一个没有宽容的社会。
今天看到梁文道忆高锟校长的文章后,我突然想起了周保松老师,当我想在微博上搜索周保松的时候。我发现,这个温和的批评者已经“消失了”。
这是一个让人觉得可悲的时代,偌大的中国居然容不下一个温和的批评者。更何况那些激进的人们,历史的走向越来越清楚。
周保松说,这是一个“退居小我”的时代,当温和批评的声音没法听见,那么不赞美的声音就是有罪的。
比如当下所谓“负能量”爆棚的《江湖儿女》。胡编就很不满意,按照这个意思下去,贾科长很可能被禁拍。
我给同事推荐一个纪实新闻公众号,叫“谷雨实验室”。今天同事说“你有没有看谷雨的文章,最近都是负能量,我觉得我快受不了了,我宁愿一点鸡汤缓缓,否则生活都快看不见希望了”。
我特别能理解这样的感受,于我也是,我也需要积极的文章来勉励自己。
我曾用过推特,我发现推特是一个华人“变态”的集合,一般承受力不好的人,真的不习惯。不用,可以选择放弃,但是至少他有批评和赞美。
德国海因里希·海涅有一句名言:纵容焚书的地方,到最后一定会焚烧异己。
我们距离这个节奏越来越快了,但是无论如何,如果我们相信历史的主宰不是人,那我们还有盼望。
这个盼望不是基于对黑暗的无奈,而是基于对上帝兴许的盼望。既然如此,就仰望上帝吧。冬天来了,互相报团取暖,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