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尽的晋国(六)
爱感慨的呆呆
重耳回国后,在盟国的帮助下,当上了晋国的国君,是为晋文公。想起跟随自己多年的众兄弟抛家舍妻东奔西颠,都不容易,就开始了论功行赏。而对于赏赐这件事的态度,跟晋文公一起回来的人中,却分成了三派:多数人为一派,觉得将近二十年的辛苦,到今天大事已成,该提拔的提拔,该解决待遇的解决待遇,可以说皆大欢喜;第二派以介之推为代表,十分看不惯一些人回来后趾高气扬、小人得志的样子。介之推岁庚不详,想必是个热血青年,愤然说道:偷人东西是贼,把上天的功劳加在自己头上是个啥?实在不想与这些人为伍!就带上老妈进山隐居,至死不出来;第三派是壶叔,听名字象个长辈,说不定和文公还是个拐弯亲戚,见赏赐都完了,还没点到自己的名字,有些着急。有一天小心翼翼地去向文公汇报思想:我这一路上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对,您给提提啊,以利于我今后的进步。晋文公知道这主儿想说的是啥,就做了一番思想工作。晋文公说,你辛苦了!我作为一把手,赏赐这事得有原则:在思想路线上给我指导方向、使我避免重大失误的人我给他记头功;一路帮我决策,及时解决重大问题的人,我给他记二等功;甘冒生命危险,不惧枪林弹雨的人,或者全心全意侍奉我出了力,但没有及时指出我的错误的人,我给他记三等功。这三赏完了,就轮到你了!听了这话,壶叔表示心服口服。
晋文公的这番话,经过司马老先生修改润色,发表在他写的《史记》上,原话是这样的:文公报曰:“夫导我以仁义,防我以德惠,此受上赏。辅我以行,卒以成立,此受次赏。矢石之难,汗马之劳,此复受次赏。若以力事我而无补吾缺者,此复受次赏。三赏之後,故且及子。”晋人闻之,皆说。
果然是思想高远,深得缄言三味!此言一出,千百年来获取粉丝无数。你点赞了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