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推荐的书是《至味在人间》。在《舌尖上的中国》火遍全国之后,总导演陈晓卿的名字渐渐被人熟知,半是作为广受尊重的纪录片导演,半是作为酷爱美食的吃货。
早在十几年前,陈晓卿就已经开始在报刊写美食专栏,记录下那些他念念不忘的家乡味道,或是在江湖偶遇的人间至味。《至味在人间》此书即是他十年专栏文章的精选结集。
文章中满溢了人间烟火气。既不高冷,也不小清新,而是独具陈晓卿的特色,他喜欢钻研街头巷尾小馆子里的独门看家菜,也喜欢跋山涉水跟着朋友品尝各路不知名的特色江湖菜。其实,对于他而言,吃什么、在哪儿吃这些问题远不如“和谁吃”来得重要。所以,作者在不同场合,都多次表示:“其实,世界上最好吃的永远是人。”
吃喝有道,写字有气。各人笔下有各人的气,论写吃,有人霸气侧漏,有人锐气狂奔,有人傻气直冒,有人酸气逼人,陈晓卿的气,是地气。这种地气,不是从地里冒出来然后被他一弯腰抓住的,而是酝酿于丹田,厚积于舌根,薄发于舌尖,逆向地深入泥土,深入地表,深入人心的“气”,想要感受陈晓卿的这种地气,那就不妨来读读这本《至味在人间》。
精彩书摘
1.在日常生活里,桌距,或者说桌子的直径甚至可以改变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桌距的长短和人之间的亲近程度是成反比的。
2.社会信息化程度愈高,大众的趣味愈发趋同。
3.每个人的肠胃实际上都有一扇门,而钥匙正是童年时期父母长辈给你的食物编码。无论你漂泊到哪里,或许那扇门早已残破不堪,但门上的密码锁仍然紧闭着,等待你童年味觉想象的唤醒。这是极端个人化的体验,就像我,一碗汤,吱吱呀呀地开启了我对食物的初始味蕾记忆,那一刻,食欲的大门轰然洞开。
4.传承中国文化的不仅仅是唐诗、宋词、昆曲、京剧,它包含在与我们生活相关的每一个细节。从这个角度来说,厨师是文化的传承者,也是文明的伟大书写者。
5.人在旅途,多有漂泊的自恋情结。两箸菜,顿感人生无着,几杯酒,咽下便成了旅愁。这时候,驻足航站情缘,所谓移车泊机场,日暮客愁新。加之好友相送,更营造了临行密密吃,意恐迟迟飞的幻境。正如前面那部电影里,露西在佛罗伦萨的塔尖感觉自己身处英伦一望无际的麦田,在离机场跑道不远的小餐馆,我也能在酒精的作用下飘飘欲仙,每次吃得脑满肠肥。我有个朋友叫和菜头,曾在丽江的航空港上班,我一直怀疑他胖大的身躯极有可能与机翼下觅食过度相关。
6.其实,个人的饮食偏好,尽管像胎记一样私密,但至亲永远知道它在哪里。
7.悄无声息,行驶在北京的冬夜里,搜索路边哪怕是仅有的一盏小饭馆的灯光,进去哪怕真的就喝一碗白粥,那种温暖都能渗透到骨髓里。尽管无人陪伴,这,也算是对抗无趣人生的一种积极态度吧。
8.跷脚牛肉是四川乐山特产,多年前我曾经去过乐山苏稽镇。那是一个不大的摊档,没有板凳,门口人山人海,所有人或站或蹲散落一地,人手一只残破的搪瓷罐碟子,一根牙签,每有牛肉或牛杂入口,神态庄严的食者,无一不展现出实力派演员的表情……嗯,只要是眉毛,那叫一个上下翻飞。
作者简介
陈晓卿:纪录片制作者,美食专栏作家。1965年生于安徽灵璧,1989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名中国传媒大学)后,入职中央电视台工作至今。1991年开始拍摄和制作纪录片,作品有《远在北京的家》《龙脊》《百年中国》《一个时代的侧影》《甲子》等。
2012年,领衔制作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首播后引起广泛关注,后陆续在台湾、香港以及新加坡等地播出,影响遍及海内外,成为年度话题。
因对各种食物不加挑剔的热爱,
且热衷搜寻平民美食,朋友戏称他为“扫街嘴”,十余年前开始在报刊写作美食文章,《至味在人间》一书即此前文章的首度精选结集。
内容简介
大隐于市的美食,散落江湖的佳肴,东奔西走,只为吃口热乎的。
一个人的饭馆,南来北往,至味只在人与人之间。
《至味在人间》是一个美食爱好者的十年饮啜笔记,陈晓卿将文字化作原料,以散文为碗钵,佐以故事人情之盐,把关于食物的独家记忆蒸炒煎炸而成此书。从千里之外的江湖至味到灵魂深处的家乡味道,从四面八方觅食的“扫街嘴”到饮食变迁的沧海桑田,从食客厨子店小二谈到饭菜与共那一人,拂袖笑破饭桌上的假面具,平民食物也看得人口水四溅之时,归根结底直抵人心:吃什么、在哪里吃这些问题远不如“和谁吃”来得重要,人间至味往往酝酿于人与人之间,最好吃的永远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