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然我们早已过了幼拙的时光,但我们不是一样保有记忆吗?过去的梦想还是能够在那些支撑着社会的成人身上找到的,如果你也相信这些事情会发生在10岁的女孩身上——那你的幻想也一定是真实的。”
——宫崎骏
很多人都说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
10岁的小姑娘千寻在搬家途中,跟着父母意外闯入了一个奇幻的世界,经历了惊心动魄的冒险之后,最终千寻在他人的帮助下拯救了自己和家人,回归现实。
仅仅……如此吗?
正如同本作的完整片名一样,其实并非大家习惯性所称的“千与千寻”,而是“千与千寻的神隐”——重点恰好在最后那个经常被人遗忘的词上面,也即本片的英文译名,《Spirited Away》。
“神隐”。
梦与梦想
回到故事的开头。10岁的千寻乘坐着爸爸驾驶的“へ19-01”牌照汽车,在某个路口停顿了片刻,最终转向了“21号国道”。这是第一个也是最明显的提示,影片上映的时间是2001年的世纪之交,而在“失去的十年(The Lost Decade)”之前,正是那个日本经济泡沫破碎的1991年。
在明明发觉可能走错路了的时候,千寻的父母并没有感到慌张而是继续前进,面对未知的隧道也敢大胆下车步行进去探查。一直到进入小镇看到餐馆,即使周围始终一个人都没出现,爸爸妈妈也很坦然地坐下来直接开始大吃大喝。当千寻害怕地发出质疑时,爸爸却满不在乎地说,先吃没关系,等主人回来付钱就是了,反正现金也好信用卡也好都有呢。
其实,宫崎骏的作品里一般都是对于环保、和平这类关乎人类命运的普世主题的隐喻,而较少出现如此具现直白的提示。千寻父母自信满满的言行,正是19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泡沫经济时代日本国民的真实写照。“广场协议”达成之后,欧美各大强国介入汇率市场,日元大幅升值,日本经济发展势头开始飙升,国内一派欣欣向荣的暴富盛景,投机氛围也空前浓厚。当时的白领们下班打着一万日元起步的出租车,到夜总会和高尔夫俱乐部一掷千金;富太太们更是跟着旅行团占领了欧洲和美国的各大城市,从奢侈品店到全新楼盘都被日本人横扫而空。当三菱地产以2200亿日元买下了纽约地标建筑洛克菲勒中心的14栋大楼时,这种全民狂欢彻底膨胀到了顶峰。标价完全沦为数字,人人都有钱,没有现金还可以刷卡,没有工资还可以贷款,买不起就赊账,先消费再说——“先吃没关系”。所有人都“活在当下”,没有人怀念过去,至于未来?身处这样梦幻的彩虹年代,遍地都是黄金,人间即为天堂,未来定然一片光明,谁会担心这个呢?
于是,爸爸妈妈吃着吃着就从人变成了猪。面对这座苏醒过来,露出了真正面目的城市,千寻惊恐地发现,不再是人的存在还有很多很多。大家都变成了动物,在汤婆婆的油屋里打工,失去姓名,失去身份,被她化身的白头鹰盘旋在天空中监视着,永世不得翻身。
他们被神隐了。
作为对无休止贪欲和忘记过去、忘记自己身份的惩罚。
按照剧情的设定,千寻是一个90后,出生于泡沫经济破碎那年,“迷失的一代”。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所谓“迷失一代”只不过是当时陷入绝望与迷惘的成人们对于下一代悲观的一厢情愿。在故事里,千寻这个十岁的小孩反而成为了唯一一个没有迷失的人。千寻的整个冒险经历,就如同一场梦。做梦是不受人控制的,千寻从一开始就抗拒进入隧道,也没有像父母一样被食物所诱惑,身为孩童的她还不会产生真正的欲望。因此,从千寻的视角来看,这就是一个谈不上特别美好但也并非恐怖的梦。江户时代的小镇,神秘诡异却也繁华温情,大街上百鬼夜行,楼宇中人畜共存,妖怪可怕,神明可敬。在这样如梦似幻的世外之境里,人类本不该有清醒的记忆和认知。因为梦里是我们唯一可以肆无忌惮的世界,没有压力、没有责任,一切皆以欲望和精神构成,浑浑噩噩,放浪形骸。所以成年人面对如此陷阱毫无抵御能力,因为他们的欲望和贪念在现实中早已膨胀得无法满足,于是在面对虚无的世外桃源时正中下怀。梦与梦想,英文单词都是dream,但涵义却有着天壤之别。一个是昏昏入睡之后无拘无束的想象,另一个则是现实世界里自己明确立下的目标。一般在成年以后,人们就开始更喜欢谈论梦想,而会认为梦境是虚无飘渺且不可把握的。但实际上再长大一点,这种认知又会再次颠倒过来,有些人被梦想击败或将之玷污,有些人则把二者重新混为一谈,当“只凭东京的GDP就可以买下整个美国”这样魔幻的论调出现在现实世界中的时候,一代人乃至整个国家的迷失与堕落就避不可免了。
但是千寻没有。
作为年仅10岁的孩子,千寻最初的害怕仅仅是出于未知,所以一开始她拼命揉着自己的身子,想要从这个噩梦里苏醒过来。而一旦她熟悉并接纳了这个世界,就再也没有浪费时间去纠结,梦就是现实,现实就是梦境。这是所有孩童在幼年时代的本能,每个生命并非从一诞生下来就具备完整的自主意识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所以常常弄不清梦境与现实,即使是在日后回忆起童年时代也是如此,总觉得记忆朦朦胧胧的,不确定是否每件事情都真实发生过。但也正是在我们每个人还小的时候,都拥有一种宝贵的能力,即使不明白背后的原理,也能以纯粹自然的方式与这个世界交流。只要那些经历成为了回忆,一切就是真实发生过的。只有孩童会把梦境当真,也正因如此他们反倒不会迷失在幻梦里。
大人们把现实糟蹋得一片混乱,并逃避沉湎于那个荒诞的白日梦境。而孩子们还没有机会接触那个可怕的成人世界,他们既然还不明白所谓梦想的意义,也就不会嫌弃单纯梦境的精彩。当然,单凭孩童自己仍不足以认知到世界的真相,她们也需要引导和帮助。于是白龙和钱婆婆都对千寻嘱咐,一定要记得自己的名字,因为名字一旦被夺走,就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千寻与汤婆婆签署工作契约时,汤婆婆正是想要像对待其他人一样夺走她的名字,让她以“千”的身份留下来,这就是宫崎骏坚持要保留的标题“千与千寻”的由来,暗示着一场关于寻回自我的旅程。好在汤婆婆的魔法失效了,贪婪的大人活该变成猪,但纯真的孩童不会受到诅咒的困扰。千寻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和任务,她是主动要求来工作的,为了拯救自己的父母——梦与梦想,千与千寻,一字之差,却是虚妄与清醒的最大区别。
千与千寻
无论在故事里还是现实中,需要被拯救的其实一直都是大人。这是一个绝妙的讽刺与点醒,成年人总以为孩童经受不起冒险与挑战,创造了太多关于他们被拯救和被教会成长的故事。但是对于宫崎骏而言,孩童所代表的的过去,其实拥有远超于成人的勇气和力量——
“他们还没有被生活变得复杂多变,对于成人有着纯真的服从和崇敬,全心地信服着父辈们教导的古朴道理。”
油屋其实就是社会的缩影。小千寻本来就没有依据长相定义善恶的概念,因此也不会被那些奇形怪状的生物所吓到,而是遵循着父母最初教诲自己的,那些质朴而珍贵的生存之道,像在现实中里一样与它们相处。店主不在就不应该先吃,不想要的金子就拒绝接受;觉得害怕时哭出来并且承认,不再畏惧后果断上前勇敢面对;遇上坏人心有戒备,遇到好人心存感激;想要救人就付诸行动,负责工作就认真对待;虽然一个人被留在了这个奇怪的世界里,但既然不是梦,就好好生活下去努力自救;虽然一直挂念父母,但还是毫不犹豫地把河神给的珍贵丸子分给了素不相识的白龙和无面人拯救他们……这些都是大人教导过她的,最朴素的道理。正是靠着这些单纯却充满力量的选择和行为,靠着孩童关于这个世界认知的本能,才让千寻最终拯救了自己和家人。
所谓神隐,既指被神所隐藏,也指神明自己的消失。油屋每天接待的那些奇形怪状的客人里,就隐藏着形形色色的八百万神明。千寻帮助一位人人嫌弃、巨大而丑陋的客人吐出了肚子里的垃圾,才知道他原来就是代表自然的河川之主。所有宫崎骏粉丝们都能会心一笑,关于环保问题恰到好处的隐喻,而之后的暗示则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个故事的主旨————后来千寻又帮助白龙赈早见琥珀主(ニギハヤミコハクヌシ )找回了自己的名字。而这一位化身少年的白龙,他的身份也远非千寻幼年旧识那么简单。饶速日命(ニギハヤヒ),日本最早的神明之一,日本民族先祖祭祀文化的本源,在诸多氏族传说中,他的古老统治尚且在神武天皇之前。如果了解到这个彩蛋之后,再对应起故事开头的线索,我们就会明白宫崎骏真正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说到故事的背景,多少是源自我童年的回忆。《千与千寻》中的‘神秘之城’,是根据江户东京建筑园而描绘的……面对古旧的建筑,我不禁觉得现代人应该反省:他们总是夸大自己的问题,难道都忘了古人是如何克服种种困难的了吗?只要我们能够重拾昔日的勇气,那么,天大的困难都能够克服。”
人们迷失在繁华庸碌的现代都市中,美梦像泡沫一样破碎,正是因为他们早已忘记了自己的名字,忘记了先祖崇拜的神明与传统,忘记了能够凝聚起国家的民族共情与集体潜意识。当然,这个故事寓言不会局限于此。抛开历史与社会的宏观命题,回到每一个个体,具体到个人身上,这种关于“记得”的提醒更是具有了普世而永恒的珍贵意义。小千没有忘记的,正是被拿走的那一个“寻”字。困境源自沉湎,沉湎源自迷失,迷失是因为忘记,忘记了怎么办?把它寻找回来——先祖的智慧,孩童的记忆,曾经的我们明明既懂得敬畏,又拥有一往无前的勇气。
这才是《千与千寻的神隐》真正的主题,不只有成长,还有记得;与其说是向孩童说教未知的道理,倒不如是让成人寻回遗忘的初心。从画面、音乐、情节、台词、主题等各个方面,这部日本动画电影的巅峰之作都用最高水准呈现出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精彩绝伦的寓言故事。因此,它就像一个真正的梦那样,虽然光怪离奇到不可思议,却又具备着真实至极的细节与现实感染力。梦永远比梦想更精彩,因为它只需要想象,而梦想需要努力。在这背后正是宫崎骏本人的以身作则,他和日本最优秀的动画人通过无数个日日夜夜,无数张原画手稿凝结出来的努力,才打造出一个足以媲美真实梦境的虚幻世界,而背后支撑着人们努力下来的,正是对于现实中梦想最真挚热忱的向往与坚持。
这个发生在梦里的故事,以一个10岁孩童的视角坦诚无比地展示在了所有成年人面前,并提醒着我们,每一个人都曾经历过这样的梦。曾经害怕、孤独、无助、失忆,但最终我们还是记起了自己,从隧道的那一头走了回来。宫崎骏曾经在访谈里说过,千寻是一个不同于娜乌西卡那样充满力量的、有着特殊代表意味的女性,她就是一个虚弱的、平凡的、普通的10岁少女。她代表我们的过去,她的奇遇就是我们的童年,这是一生只有一次的经历。当再一次穿过那条隧道的时候,我们就不能再回头了,必须一直朝前跑下去。曾经成长的意义,正是因为记得。在奔跑的途中会有迷惘、会有失去,但是没有关系,东西弄丢了不可怕,找回来就行。这个时候,你看到了这个故事,那座灯火通明、缥缈朦胧却又充满人间烟火气息的油屋,总能提醒着我们——不要回头,但也不要遗忘。
“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只是暂时想不起来了,但永远不可能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