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效率这件事上,我曾写过《自知是效率之魂》,但那时我并没想清楚一个与效率相关的重要问题,因此并未在前文提及。最近我自觉思考得差不多了,可以试着总结一下我的想法了。
.
这个问题就是题目提到的「休息」问题。
.
我意识到休息很可能负面影响工作效率这件事已经很久了,但直到前段时间也没想出什么特别好的解决方法。
是的,我认为大部分人的休息方式对于脑力工作的效率都有负面作用。尤其当一人从事对脑力要求较高的工作时,很多时候休息完反而比休息前更累了。这主要由于大脑在不同任务之间切换时会固定地消耗不少精力。尽管有时你可能注意不到,但频繁切换任务确实会蚕食大量珍贵注意力。
想象一下,你独自沉迷于一个编程难题,在钻研中逐渐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心流状态——
此时,突然听到电话声。你吓了一跳,不得不翻出手机,按下通话键。
是一个朋友,问昨晚聚会后有没有把自己的眼镜落你包里了。
你不得不起身去找背包,一番翻找后摸到了不属于自己的眼镜。
是的眼镜落我包里了,明天下班路上给你送去吧。什么你明天不方便?那后天?嗯嗯行那就这样吧到时联系。
这通电话虽然只有 10 分钟,但就算挂了电话后你能马上回到自己刚刚正在做的事上,也至少需要七八分钟才能重新找回刚才的思路,再要过二三十分钟或许才可能进入下一段心流。(但此时你可能已经饿了 :)
.
除了被不相干的事情打断外,有时我们还要主动加大自己休息时的能量消耗。
比如在休息时间刷微博看新闻,在这些会吸取你丰富情绪的娱乐活动过后,你从更兴奋的状态回落到相对没那么跌宕起伏的工作上来,一般都会觉得更累了。
.
因此,有一段时间我认为,与其拿间歇性休息消磨光本该投入工作的精力,倒不如乘一口气把今日清单上的工作全都做完再彻底放松好了。
这种策略我也实践了一段时间,有时确实非常有效,也极易给人成就感。
但这样的安排也有不小问题,这种日程对人当天状态和工作是否顺利要求很高。
在效率这件事上,我们的自由意志其实相当有限。
天气、食物、咖啡因、睡眠质量、荷尔蒙波动等等,无数环境和身体因素都在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感知、心情与工作状态。
比如,你大概也经历过"温暖晴天让人心情大好从而更易投入到有难度的工作中去"的体验吧;很多女生都有过“生理期前心情烦躁什么也没耐心做”这类被荷尔蒙小波动大大影响到的体验。
另一方面,当选择先做完所有工作再休息的策略时,若不幸一直卡在某个难题上进行不下去的话,更容易让人急躁、自责,甚至“自暴自弃”直接放弃当天所有工作计划。
——以上种种“意外”我都体验过很多次。
.
那,到底该怎么休息呢?
启发我下面解决方案的还是我之前写过的全能学习高手 Scott Young。
既然频繁切换任务对大脑来说是种无形却可观的能量消耗,那就尽量不要将工作任务与娱乐项目 ABAB 地拼插起来呗。
然而,长时间持续脑力劳动毫不休息确实会导致效率逐步下滑,而且此时的工作结果倚赖太多环境或身体因素,那在任何感觉累了的时刻都主动短暂休息一下才是最好的策略。
关键就在于,什么样的休息才能真正放松大脑以达到长期范围内最佳效果?
——那就做那些比工作更无聊且不费脑力和情绪的事吧!
比如,起身喝一大杯水,随便走动走动,甚至打个盹或发会儿呆,都是很好的真正让大脑得到休息的方式。
但注意不要休息太久,否则注意力很可能会被吸引到其他事物比如手机上——人无法长时间忍受无聊状态;另外,除了确实浪费时间外,休息太久还会增加完不成工作而心生自责的可能性。
.
最后,如何衡量你的休息方式是否与工作本身本末倒置了呢?
你可以问问自己,你是否会在工作时暗自期待一会儿休息要做的事?如果说中了,那说明在你心中休息是不那么有意思的工作所“赢取”的奖赏——也就是说你其实更喜欢休息时做的事,工作只是获取心安理得的休息的手段罢了。
这样的心态常见,但很是危险。这种危险在于,潜意识里,你认可“工作本身的意义并不如休息时做的那些事(刷刷微博看看剧什么的)高”。这样的心态既否定了自己努力工作的意义,还容易形成消极循环——越觉得没意义就越难投入工作,因此更难收获进步或成就,最终显得更没意义了。
(这一块儿感悟启发自 Paul Graham 那篇有名的《How to do what you lo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