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部电影已经是上线半月了,双节已过,众人意淫完诗和远方,回归各自角落继续生活了。别人说不好,我觉得不至于,至少不会难看吧。看了之后感觉,确实不至于。
社会的宽容心真的不好,自打影片上映,负评唱衰不断,说到底还是票房不理想,成败论英雄的缘故。然而这部片子票房其实也不是太差,但国人好比,一比就容易受伤,《羞羞的铁拳》面前,《缝纫机乐队》只好沉默了。
在此之前已经看过《羞羞的铁拳》,也挺好笑有趣的,却也说不上高明。男女性别互换,神奇练功术等等,基本是拿来主义。用小品的艺术形式融为一炉,不失好方法。不得不承认,精通小品表演的团队有时候确实可以快捷的抓住观众的笑点,小品艺术接地气的优势在电影中可以凸现。
但问题已经老生常谈,大多的国产喜剧的问题是故事的薄弱,主题的狭隘。这几年国产喜剧基本脱不了这毛病。倒是文章导演的《陆垚知马俐》算是个惊喜,将青春主题更丰富的结合在了一起。
扯远了,大鹏的《缝纫机乐队》也基本得益于喜剧演员的精彩演出,接地气的幽默。故事主题依然是理想,情怀,煎饼侠1.5。从故事层面,并没有比煎饼侠进步。大结构惊人的相似。甚至故事的情节安排上不如煎饼侠和乎常理,《煎饼侠》的人物更像充满生活的体验,而《缝纫机乐队》的人物更像编导专门刻画的,相对脱离现实。故事矛盾动力也弱了不多,《煎饼侠》里为了拍好电影而困难重重,力度层次相对分明。而缝纫机的矛盾,开发商与乐队的土地之争,富二代与乐队更加生硬的女友之争,冲突都太刻意,而又薄弱,想想,女主的开发商父亲居然和合伙人的儿子大打出手,矛盾冲突平淡不合理的就消解结束了。然而就算是换汤不换药,但依然挺有可看性,毕竟他还是蛮好笑,励志,致敬摇滚。
尤其最后一条,因为自以为致敬摇滚是越来越傻缺的事。这年头生活中的人物越来越膜拜金钱,相对导演梦这类时髦流行,摇滚更像是社会中过时的。看到片中那么多人卖力气为摇滚高歌,演唱《不再犹豫》,尽管知道是设计的产物,但有理想的人依旧热泪盈眶。
当然,自然会有聒噪声如这什么摇滚,闹着玩的吧。但摇滚两个字,本身就代表了一切。关于摇滚的定义,本来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若说真BUG,影片中大鹏写的这首歌大概就是。专业的人必然骂这丫什么摇滚。对于音乐了解浅疏的我而言,感觉《塑料袋》就是逼格不够,甚至有网络歌曲的感觉,我想是不是照顾一般观众的缘故呢。
还是要给《缝纫机乐队》点赞,不是因为它的高明,技巧和内涵。只因为它简单的娱乐和简单的情怀,受用就好。毕竟这样的片,没有理想的人只会觉得矫情,不会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