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米安》
1.
忘了第一次知道安妮宝贝是从哪里,不过我敢肯定的是绝对不是从网络的,因为那会我很少上网,一周一次的上网的机会是每周日下午的三个小时。那几年MP4刚开始流行,我用一个纽曼m520,MP3、txt都能存,就是屏幕特小,txt电子书放进去,正常字体一屏连140字都不到。
为了省钱,我就是在这样的阅读状态下,像翻微博一般的看完了安妮宝贝之前的所有书。在她大多数相似的描述里,《七月与安生》不是一个多么突兀的故事。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七月第一次遇见安生的时候,是十三岁的时候。”
那时,读到这个故事的我刚过了这个数字所代表的年龄,整日埋首于浩瀚书本与考试战斗的我,怎么也想象不出来故事里所描述的情节,翘课去麦田兜风、还能轻而易举的考上重点中学,毕竟自己还在为放学后去对面书店看“闲书”耽误的时间找一个冠冕堂皇晚回家的借口。
所以,那时的我,才会很喜欢看安妮宝贝的故事吧,书里面,有一个离我很遥远的生活状态。
2.
与现在流行的鸡汤和治愈系文字不同,安妮宝贝的文字尖锐而敏感,人物带着标签化的符号,白色棉布裙、光脚穿球鞋,湿漉漉的眼睛和不太透明的心灵。在严肃文学圈里,关于她的评价鲜有赞赏,故事中缺少宏大的叙事,不关注群体,反而关注异乡人的漂泊心理。多年之后的今天她说,真正的写作,关注的首要应该是个体。
我更愿意相信这个原著故事讲的是一个人的两个阶段,对,不是两个人。绝大多数把这个故事当成讲述女孩子间关系的读者,都从一定程度上迫切的想要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另一个自己”,但事实上,是在强词夺理。当然,对于习惯了对号入座的体验派缺乏反省意识也不足为奇。
每一个生命都是通向自我的征途,年轻时我们都是安生,肆意张扬,希望做着闪耀夺目的事情,慢慢的开始适应社会,开始收起自己锋利的牙爪,开始符合传统和范式的要求,变成了七月。现实中,我们完成了成长的过渡,原著小说里,安生离开,七月继续走下去,并且迎接新生。曾几何时,虚拟和现实也是这般的相似,最艰难的道路,都是通向自己的道路。
3.
基于对原著的上述理解,个人以为电影《七月与安生》的改编非常到位,甚至是更近了一步。原著薄薄21页且对白甚少,但这并不是改编最难的部分,最难的部分在于经过了十几年的沉淀,观众思维愈发理性,要如何让观众相信这个故事的“真”同时又不会让人产生“作”的感觉,成了电影致胜的关键。
如果只是展现出两女争一男的情节,同类片遭遇的评价基本也就是这部电影的下场。妙的是,编剧导演给这个故事赋予了“自我”这个关键词,两个女孩十几年的爱与恨成了一段寻找自我的过程,两个女孩代表了一个人不同阶段的性格。两个人格间的较量,男孩只是开启不同人格的钥匙。
小时候的人格是安生。在他们大学分别之前,安生显得肆意张扬,主导着剧情的走向,她说,“我宁可不要发育”,“我一定会挣很多很多钱的”,“我以后四海为家”,伴随着周冬雨充满憧憬和期待的笑容,那时的她觉得未来触手可得,那时她们的人生BGM是《浮躁》,三个音节,“la jum bo”。
如果家明没有出现,她的生活会一直像两条小河,一条叫七月,一条叫安生,一条湍急,一条平缓,时而交汇,时而分流。湍急时渴望平静,安稳时又暗流汹涌。家明的出现,似乎成了两重自我作为一个共同体的崩离时的导火索,一个想放,一个想收,一个逃避,一个挣扎。
从她们分别后的见面开始,安生作为占上风的主要性格的地位开始发生变化。她开始认识到像她以前那样靠骗耍讨生活的方式已经行不通了。她面对的是更加现实的世界,是一个和小时候想象中不一样的世界,那个世界不仅有钻石耳环,更有为得到钻石耳环所付出的代价。她为了保留自己的尊严,把身上的钱都给了七月以补偿昂贵的宾馆费用。她还是笑,只是那笑中,夹杂了一丝心酸。
电影改变完全颠覆了原著小说的结局。知道家明不是真的喜欢自己,七月没有委曲求全,打开了压抑很久的心阀,开始模仿安生,企图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却不想已怀有身孕,最后演绎了原著中七月的结局。自始至终七月都存在于安生和家明的回忆中,唯一一个现在的样子是最后一幕照镜子,安生的镜中人,是七月。
她们一直都是一个人啊,安生说,我的笔名叫七月。
在成长的过程中,安生完成了从少不经事的疯狂到饱经风霜的稳重,从一个不顾后果的小女孩被规训成了符合范式的社会人。原著中安生离开,符合社会要求的七月留下来。而电影完成了安生的蜕变,七月只能告别。
在绝大多数人的成长蜕变中,都会经历一段困境,这正是自我需求与外界冲突达到顶峰的时刻,这是我们必须向前迈进,完成告别与新生的过程。曾经中我们依恋的一切都会离我们而去,身边甚至只余孤独和惶恐,或许很多人都没能迈过这无形的历练,在时光的洪流中继续深情的缅怀过往的一切,最终失去了现在的自己。
4.
我非常惊喜于这部电影的视角,有点像《心动》,一部连载的小说打开了记忆尘封的大门,一边用成年人的理性讲述故事,一面又给故事续写着结尾;我亦惊喜于这部电影不时出现的旁白;我更惊喜于两位主演相当不错的演技。我曾说不看周冬雨的电影,今天可以收回了。全剧她笑中带泪,开心与心酸,艰难与逞强,好几次让我湿了眼眶。
另外,结尾处的处理,遥远的雪景,灿烂的阳光和七月开心的笑。虽然作为一重人格的七月不在了,但在安生的想象中,她终于过上了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现实中的遗憾,在安生的小说里,有了故事的圆满,是补偿,也是纪念。
5.
这部电影,简单来看,作为两个女孩的青春的爱情故事没有问题,但经历了十几年时光的洗礼,当安妮宝贝不再是安妮宝贝而是庆山;当年看她小说的80后、90后成为这个社会的中流砥柱的现在,这部电影似乎又有了别样的意义。,剧中的她们,也是我们。
“从前”是个太容易引起怀念的词汇,伤痕和痛楚,每个人成长的核心脉络都寄身于这些无人知晓的从前里,要成长,要成为真正的自我就需要我们亲自去摧毁它。但不可否认从现在看从前,时光变成了一块包裹满目疮痍的琥珀,沧海桑田里,它变得温润、愈合,那些最终凋敝的,只是岁月。
从电影院出来,我忽然想起很多个拿着MP4看小说的早晨,现实中的我们已经成长,但那些时光中的经历没有过去,它一直在我们身体里,一直与我们同在。
题外话:看完电影,一气呵成,感触良多。
说起来我很奇怪,几乎所有影评观后感都在从姐妹情深着手,大家真的不觉得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人的两面吗?困惑。
你的每一个喜欢,都是对我写作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