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儿每天做晨读,都需要两个小时——先把批注按文章顺序排好,脑子里形成框架,再编辑成文,二次发散。所以我的晨读感想一般都特别长,但是会追求深度。还是要说,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索引
第一部分:原文
第二部分:交叉应用(每天晨读分享的三块内容重新交叉,把不同方面的思维方式发散到别的场景)
原文
1、「乔布斯的房间」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房间的构造:
这是专门用来思考的房间,里面的组成部分有
爱因斯坦的照片→动力
灯和椅子→对他而言能好好思考的基本条件
床→想不出来时休息的地方
总的来说,在这个房间里,他可以进行最高效率地思考。这个房间自成了一套体系,让人既没有分散注意力的机会,又没有借口退出。
如果不创造出最适合自己思考的环境,会引发什么不好的影响呢?
→注意力容易被一些东西分散(像装饰品)
→沉不下心
→不时想喝水、吃东西,做别的自己觉得“必要”的事
→专注时间短
[联想]
①椅子不能太舒适,要选有点硬度的,否则会让人的大脑联想到床、沙发,开始放松,不能专注思考。
②如果我们吃饭、娱乐、思考都在同一个环境里,那么自己对于思考时间的态度会慢慢变得不那么严肃,久而久之会对“独立思考”这件事失去耐心。
2、「更新购物观」
使用极简生活的购物观,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减少无用之物的花销
→不让无用之物给接下来的生活“添乱”
→省去了保养不常用物品的精力和时间
→通过买之前的思考,分析目前自己生活的各方面要求
→区别“想要”的东西和“必需”的东西,减少贪婪的欲望
→减少冲动购物的机会
[联想]
①总是不会把钱用在刀刃上,久而久之就会分不清事情的轻重缓急,会出现“把人、财、物不用在战略重点上”。
②一个好包用十年,十个次品也可以抵10年,花的钱是一样的。但你愿意用精良的设计和舒适的体验感,去换品味参差、需要自己去将就它的物品吗?
③有时,即使是好东西,也不一定和自己相配。要在自己适用的范围内选最好的,而不是大家认为最好的。
3、「舍弃无用之物」
舍弃无用之物就是舍弃自己多余的“安全感”。
人有囤货的习惯,是由于不能忍受“断货”的痛苦。这实际上相当于你给自己假想了不可能发生的“饥饿营销”。
同样的,为了强化这个观点,我们来畅想一下如果不舍弃无用之物会引起什么不良后果:
→浪费存储空间(想想房价)
→在找东西时,降低效率
→平时会分散自己注意力
→怕资源浪费,引起焦虑
不想用的你也说服不了自己用,与其拖到保质期后再扔不如立马处理掉。而且在你这儿是废品,在别人那儿说不定是宝贝,不捐出去才是资源浪费。
[反向思考]
萧秋水老师在“让微信成为得力的学习加速器”中说到,即使未读消息增长到5000条,她也不会一一点开那些不重要的小红点儿。是不是和《极简生活》里提倡的“及时分类邮件、清空短信和桌面”相反呢?
有时候,受到这些极简生活方式的熏陶,我们容易走极端、把及时清理变成强迫症。
极简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工具。如果你把点掉每一个未读变成了刚需,那么反而会容易把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事往后延。这时候,你就会变成为了“清理”而“清理”,失去了这个动作原有的意义。
4、「极简身心」
重点是,清理大脑和心情。
[联想]
①一个群友说过,带怀感恩之心能让我们感到更多的快乐。这有助于我们调节心情。
②碎片时间,留给碎片任务。
③分享一个清理大脑的小tip:
在一张大纸上把你所有想做的、要做的都记下来,然后把不重要的都划掉,按四象限法分成A.重要且紧急 B.重要不紧急 C.不重要紧急 D.不重要不紧急。对于D,可以直接划掉。
定期清理大脑里的各种声音,能让你更好的区分事情的属性,行动效率更高。
总结:极简生活,就是省钱、省空间、省时间和精力。
交叉应用
1、即使经过了筛选,群里的晨读质量也是参差不齐,你可以前期多观察每个人的发言质量,关注那些对自己启发比较大的人的感想。有时间再看其他人的。
2、思考生活中需要极简的部分,可以让我们理清该部分的组成和重要性。
3、对待好物,要常怀感恩之情,才能真正提高生活的幸福感。
4、懒得清理,就意味着你需要去将就——将就无用的欲望、多余的东西、不能使自己成长的感情和无效社交。
每个人的最适用的“极简方式”都不一样,书上的各种方法,也需要根据自己情况和要求调整哟!
今天的晨读写了三个小时,再创新高。可能多说了废话,希望猫友能提点建议,帮我也“极简”一下每日晨读。
谢谢你看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