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周末的下午,我约了几个朋友去打球,结束后进了一家茶座喝茶、聊天。刚打过球,感觉个个神清气爽。我说:好久不见,都忙什么了?朋友A说前几天去某大学听了个讲座,讲的是《国学》。另几位都说,有什么收获都跟我们讲讲啦!朋友A说,根据那教授讲的意思,我的理解所谓国学简单地说就是“修身”的学问。例如《大学》里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关键就是“修身”,一个人能以修身为本,自然不会差的;反过来一个人如果不注意修身,可能都不怎么样。大家连连点头。A接着说,你们有没有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有几个人原来或是同学、或是同事,年龄、学历以及其他条件都差不多,有的人自身条件和家境条件相对还好一些,例如当时在校是班干部,学习成绩也很优秀……所有熟悉他们的人,都对那条件好的期望值高,认为条件好的以后发展一定会比较好。但多年以后,他们之间的确有了比较大的变化,他们之间也逐步的拉开了差距。其中有的已经走得很远了,可以说成就了一番事业;但是有的还走得不远,还没有走出地平线,一眼就能够看得见。
朋友C说,那条件好的肯定走得好呗。A说,非也!出乎意料之外的是,人生走得比较好、比较远的人,并非一定是那些条件优秀的;有的恰恰是那些条件一般的,甚至还是差一些的。
你们有没有发现,还有一种情况:你们可能也知道,或听说过。有少部分人,他们在十年前就走上了一个相对比较好的、大部分人都羡慕的位置。而当时有的与之地位相当的,如今不声不响地又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然而有的这十年左右的时间却在原地踏步,甚至走的不如以前;有的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就已经从实职变成了虚职。你们说这到底是什么原因,他们的差距究竟在哪里呢?
另一位朋友D说,我来告诉你答案。那天我看“百家讲坛”,有位学者正好谈到你说的话题,也就是如何做人。他说,学历、能力、年龄等条件都比较优秀的人,一般应该发展的比较好的,但如果发展得不好,可能都与一个“傲”字有关。有的人自身条件好就比较自我,到哪里都以自我为中心,总认为自己学历高、能力强、年龄轻,有太多的优越感。由于喜欢以自己为中心,往往忘记了自己是谁,这样的人一般都不把别人放在眼里,除非对方已经位高权重。如果TA和你一个层次,会无形中表现出对你的鄙夷;如果TA职位比你高,你无形中可能会感觉到TA对你有些不屑,因为TA自认为自己的学识、能力等等,已经远远在你之上。所以TA喜欢高看自己,低看别人;目中无人,忘乎所以。长此以往,他的朋友、同事……就会有所感觉,慢慢的,不知不觉地会和他疏远,甚至会对他敬而远之;TA真正的朋友也就越来越少,这样的人后面一般都走得不是太好。大家听着点头,觉得有点道理。
D接着说,为什么有的人与那些优秀者比,条件相对差一些的,但人生反而走得比较稳健,发展得比较好呢?这当然有多方面的原因,有努力,有机遇、有运气;但极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会“做人”。这种人你很少看到他身上的“傲慢”之气,甚至根本就没有,有的是谦和有礼。D边喝着茶慢条斯理地说,一般真正的高人,有能耐的人,恰恰是那些为人谦和的人;那怕他身处高位,但你只要一接触到往往就能感觉到他是那么的平易近人,那么的谦和有礼,那么的尊重你,使你感动甚至难以忘怀;这就是高层次人士的人格魅力。朋友A笑着调侃说,看来你小子搞人事工作这么多年,还真能说出点道道嘛!是不是对人做过一些研究?D说:那到没有,但由于工作关系,对人可能接触得多一点,了解得多一点吧!不过也有过一些思考。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但凡那些学历等条件都比较好的,后来发展不太理想的,也许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关键就是”傲”气,不懂得谦和礼让,做不到谦虚谨慎,不能够低调做人。
听了几位朋友交流的话题,使我想起我国传统经典《易经》中关于做人的智慧。记得台湾师范大学的曾仕强先生有一次在央视讲《易经》,我反复看了几遍。曾先生说《易经》是可以用占卦的方法来预测吉凶,我们的祖先就曾经按照《易经》来占卜并预测吉凶。《易经》有八八六十四卦,其中的每一个卦都有吉凶,人们占卜的目的总想要千方百计地趋吉避凶。但有意思的是,在这八八六十四卦中就有两个卦象没有凶,就是吉。其中一卦就是“谦卦”(另一卦叫“损卦”,损卦的意思,就是与人交往,记得损己利人,你只要这样去做了,就是吉),这个卦的意思,实际上就是我们平时生活中所说的“谦虚、谦和、谦逊、谦谦君子……”概括起来说,就是“低调做人”。
人生之路漫长,而要走好并不容易,这需要智慧。但如果在这漫长的人生路上,你能学点传统经典文化,悟点《易经》中的人生智慧,真正做到低调做人,尊重别人,有利他人;而且又能不断地精进,那么,你就一定会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本文原创作者:慢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