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尝试设置了一些选项
带有“Enterprise”字样的设定应该是企业版独有的,社区办没法选。
2.在设置仪表板中,可以启用开发者模式。选中后会有非常多的开发者选项。
3.产品类别导入
ODOO似乎对采购的商品和生产的产品不做区分,至少在数据库层面没有区分。
我公司采购物资有3万多小类别的细分,现在尝试导入。
采购组件功能区最下方有产品类别维护,尝试导入。。我的类别文件只有两列,一列编码,一列名称。似乎表结构和ODOO的要求不一致,看一下他的数据结构。
从上到下依次为:
- 外部ID (猜想是自己做的类别编码)
- Costing Method 成本计算方法
- Expense Account 费用帐户
- Force Removal Strategy 强制清除策略
- Force Removal Strategy 强制清除策略
- Income Account 收入帐户
- Inventory Valuation 库存评估
- Name 类别名称
- Parent Category 父类别
- Price Difference Account 价格差异帐户
- Routes 路线
- Stock Input Account 资产输入帐户(直接翻译是股票,我猜想应该是资产的意思)
- Stock Output Account 资产输出账户
- Stock Valuation Account 资产估值账户
大部分字段没搞懂什么意思,暂且需要3个字段:外部ID、名称、父类别。接下来按照这三个字段重新规范导入数据表。规范以后的数据表包括id、name、parent三个字段。做一下Testimport,大概35800条数据,居然用了很长时间,不过提示很有趣。我不知道是因为虚拟机配置问题还是ODOO的数据处理能力比较差,用的时间真的很长。。
这里所说的外部ID似乎不是我开始以为的自定义类别编码。现在想终止导入进程,但是没有按钮可以终止。。我只能重新刷新页面了。。
关闭页面以后,进程依然没有终止。。Python和PQ数据库继续跑满CPU。。这里两个吐槽点:一是导入进程没法终止;二是ODOO的帮助极其不友好。
等待的过程中,在ODOO文档中找到了导入产品类别的说明。这里说明了外部ID是什么意思,似乎与我开始的想法一样,是一个自定义的编码库ID号,同时下面提供了示例的CSV文档下载,不过蛋疼的是,中文页面没有下载链接,你需要转到英文页面才可以。
https://www.odoo.com/documentation/user/11.0/zh_CN/general/base_import/import_faq.html
下面分别是产品类别和产品导入CSV示例文件截图:
虚拟机进程依然没有结束的意思,我重启虚拟机了,不过之前是TestImport,终止进程应该不会对系统数据产生影响,接下来尝试下小数据量的导入。
这一次选择了“导入时跟踪导入历史”,大量报错,似乎官方给出的导入示例文件并不正确。尝试将上级类别字段内容换为name字段中的内容试试看。
还是报错。但是注意到,第一条记录,父类中是All的字段没有报错,我猜想是需要按照类别层级逐层导入。再次尝试一下。
这次没有报错了。正式导入看看结果。
这是我导入的一级类别,只有60条数据,导入速度很快,接下来尝试二级类别。由于一级类别显示名称规范是All / 类别名称,我在二级类别的Parent类字段也按照这个规则来重新规范数据表。
TestImport是成功的,二级类别有720条数据,测试时间要长一些,但不超过1分钟。
这是导入完成二级类别以后的产品类别目录,接下来继续进行三级、四级类别的导入。三级类别4200条记录,四级类别30000条记录。为了提高速度,把虚拟机CPU核心数增加到4。
结果
导入三级类别成功,四级类别导入失败。在winserver和Ubuntu的平台都是如此。ODOO标准模块的大数据导如效率实在不敢恭维。。